阿特金森循環與米勒循環有何不同
阿特金森循環與米勒循環雖都旨在讓膨脹行程大于壓縮行程以提升內燃機熱效率,但實現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阿特金森循環原本靠復雜連桿機構改變活塞行程,如今多借助進氣門早關或晚關縮短等效壓縮行程;而米勒循環主要通過進氣門早關減少進氣量來縮短等效壓縮行程,膨脹行程不變,其衍生技術還有進氣門晚關。二者各有特點,在汽車領域發揮著不同作用 。
從連桿機構角度來看,阿特金森循環最初設計時采用了復雜的連桿機構,這種獨特的連桿結構能夠巧妙地改變活塞的行程,以此達成壓縮行程小于膨脹行程的目的。而米勒循環并沒有如此復雜的連桿機構,它另辟蹊徑,主要是依靠改變進氣門的關閉時間,進而改變發動機的壓縮比,提高發動機的效率。這種差異使得二者在機械結構的復雜度和設計理念上呈現出明顯的不同。
在活塞壓縮方式上,二者也大相徑庭。阿特金森循環是通過其特殊設計的連桿機構來實現對活塞的壓縮動作。在這個過程中,連桿機構精確地控制著活塞的運動軌跡和行程。而米勒循環在活塞壓縮階段,進氣門并非立即關閉,而是保持開啟狀態一段時間。在活塞向上壓縮時,推遲進氣門的關閉,讓部分在進氣過程中已經進入氣缸的混合氣又流回到進氣歧管內,從而巧妙地改變了實際參與壓縮的混合氣的量,以此改變壓縮比,提高燃油效率。
從實現手段方面分析,阿特金森循環主要是通過各種機械結構來直接改變活塞的行程,從而實實在在地讓膨脹比大于壓縮比。這種改變是基于物理結構上的調整。米勒循環則是利用進氣門關閉時間的變化來實現,特別是通過晚關進氣門這一手段,使進入氣缸的混合氣情況發生改變,最終達到膨脹比大于壓縮比的效果。
效率表現上,二者各有優劣。阿特金森循環由于其膨脹比大于壓縮比的特性,能夠更充分地利用燃燒產生的能量,發動機的效能較高,熱效率也相對較高。米勒循環在低負荷工況下,通過獨特的進氣門控制方式,能夠有效地減少進氣量,進而少噴油,達到更省油的效果。然而,在高負荷工況下,米勒循環因為進氣量的限制等因素,會導致發動機功率不足的情況出現。
綜上所述,阿特金森循環與米勒循環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無論是連桿機構、活塞壓縮方式、實現手段,還是效率表現,都各具特色。這些差異也使得它們在不同的應用場景和工況需求下,都能發揮出自身的優勢,為汽車發動機技術的發展和優化提供了多樣的選擇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2025上海車展:奧迪A6L e-tron亮相 四驅版百公里加速僅需4.5秒
- 22025上海車展:全新奇瑞QQ亮相 經典IP復活
- 32025上海車展:寶馬多款新車亮相上市 帶來未來概念車
- 42025上海車展:英菲尼迪QX80亮相 定位大型SUV
- 52025上海車展:iCAR V23新配色上市 還帶來了皮卡和敞篷概念車
- 62025上海車展:嵐圖新車嵐圖FREE+亮相 首批搭載ADS4和鴻蒙座艙5
亚洲新福利92 |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更新区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97 | 日韩AV在线免费不卡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亚洲日韩a∨电影天堂 | - 22025上海車展:全新奇瑞QQ亮相 經典IP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