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速前哪些部件需要檢查?
上高速前,輪胎、發動機、防凍液、剎車等部件都需要重點檢查。輪胎關乎行車安全,不僅要查看外表,更要留意內側有無吃胎、鼓包等;發動機的機油量需處于正常刻度范圍,防止拉缸;防凍液在蓄水壺的液位要合適,少了需補充;剎車系統更要細致檢查,從剎車油到卡鉗、剎車片、油管等,任何一處異常都可能引發嚴重后果。這些部件的檢查,是高速安全行車的保障。
首先來說說輪胎。輪胎是汽車與地面直接接觸的部件,在高速行駛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摩擦力。除了要常規查看輪胎外表是否有明顯的劃傷、破損外,一定要將方向盤打死,仔細觀察靠近發動機一側的輪胎內側。因為內側輪胎在日常使用中不易被發現,容易出現吃胎的情況,也就是輪胎內側磨損不均勻,如果不及時發現,可能導致輪胎在高速行駛時受力不均,引發爆胎。而胎壁鼓包更是危險信號,這意味著輪胎的結構已經受到破壞,隨時可能爆裂。同時,輪胎的胎壓也至關重要,胎壓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行車安全,過高的胎壓會使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變小,抓地力下降,遇到緊急情況時制動距離會變長;而過低的胎壓則會增加輪胎的磨損,還可能導致輪胎在高速行駛中因過度變形而發熱,最終引發爆胎。所以,出發前一定要確保輪胎胎壓處于合適的范圍。
發動機的檢查也不容忽視。在冷車狀態下,我們需要拔出機油尺來查看機油情況。將機油尺擦拭干凈后,重新插入發動機再拔出,此時觀察機油在機油尺上的位置。正常情況下,機油應處于機油尺的兩個刻度中間。如果機油量過低,發動機在運行過程中各部件之間的潤滑就會不足,從而加劇磨損,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發動機拉缸,使發動機遭受嚴重損壞。此外,雖然一般新車的冷卻液在短時間內不需要特別檢查,但如果車輛使用時間較長,或者自己心里不踏實,就需要在發動機艙內查看防凍液蓄水壺。冷卻液的液位應處于蓄水壺上標注的兩個刻度之間,如果液位過低,需要及時補充。在應急情況下,也可以使用水來代替冷卻液,但這只是臨時措施,后續還是要盡快添加正規的冷卻液。
剎車系統更是重中之重。我們要檢查剎車油的液位是否足夠,同時觀察剎車油是否渾濁。剎車油具有吸水性,如果使用時間過長或者含水量過高,會影響剎車性能。此外,還要仔細查看剎車卡鉗和剎車片,看是否有異常磨損或脫落的情況。剎車片是剎車系統中直接與剎車盤接觸產生摩擦力的部件,如果磨損嚴重,剎車效果會大打折扣。而剎車卡鉗如果出現故障,可能導致剎車片無法正常工作。另外,不要忽略了剎車油管,特別是靠近剎車盤與剎車卡鉗相連的部分。由于車輛長期暴露在戶外,經過日曬雨淋,這部分的軟管橡膠容易老化,出現裂紋或者鼓包。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導致剎車失靈,后果不堪設想。在出發前,還可以上車踩幾腳剎車,感受一下剎車的反饋力度是否正常,以此來初步判斷剎車系統是否處于良好狀態。
車輛燈光系統同樣不能掉以輕心。在高速行駛中,燈光不僅是為我們照亮前方道路,更是與其他車輛和行人溝通的重要工具。要確保前后大燈、剎車燈、轉向燈、霧燈等各種信號燈都能正常工作。如果剎車燈不亮,在剎車時就無法及時提醒后方車輛,容易引發追尾事故;轉向燈故障則會讓其他車輛和行人無法知曉我們的行駛意圖,增加變道和轉彎時的危險系數。所以,在上高速前,一定要仔細檢查每個燈光是否能正常亮起,避免因燈光問題帶來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此外,玻璃水、汽油、電瓶等部件也需要簡單檢查。玻璃水要保證儲量足夠,這樣在高速行駛過程中遇到擋風玻璃臟污時,能夠及時清潔,保持良好的視線。汽油更是車輛行駛的動力來源,要確保有足夠的油量到達目的地,避免在高速上出現燃油耗盡的尷尬情況。電瓶要保證能正常供電,否則車輛可能無法啟動。
總之,上高速前對車輛各部件的檢查是一項細致且必要的工作。這些看似瑣碎的檢查,卻關系到我們在高速上的行車安全。只有確保每個部件都處于良好狀態,我們才能在高速公路上安心、順暢地行駛,享受安全、愉快的旅程。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