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式制動器是如何工作的?
盤式制動器的工作過程是,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制動液被壓入輪缸推動活塞,使制動塊壓緊制動盤產生摩擦力矩,實現制動;松開踏板時,活塞和制動塊回位。具體而言,制動時制動總泵加壓制動液,經油管流入輪缸推動活塞及制動塊,與旋轉的制動盤摩擦減速。松開時,依靠橡膠密封圈彈性和彈簧力量,活塞與制動塊復位,維持間隙。如此循環,實現車輛制動與行駛切換 。
當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時,這一動作就如同發出了一個指令,機艙內剎車油壺里的制動液在汽車制動總泵的作用下被加壓。這些被加壓的制動液,就像一群訓練有素的“士兵”,迅速通過剎車油管,流向各個車輪處的制動分泵。制動分泵里的活塞在制動液的強大壓力推動下,開始向外移動。
制動鉗內部安裝著制動襯塊,活塞的移動推動制動襯塊,使其緊緊地壓在旋轉的制動盤上。制動盤安裝在輪轂上,與輪轂同步旋轉,當制動襯塊與制動盤緊密貼合時,兩者之間便產生了摩擦力矩。這個摩擦力矩就如同一個強大的“阻力戰士”,阻礙車輪的轉動,從而使車輛的速度逐漸降低,實現減速制動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輪缸槽中,有一個矩形橡膠密封圈。當活塞在液壓作用下移動時,密封圈的刃邊在活塞摩擦力的作用下會產生微量的彈性變形。這個微量的彈性變形可有著重要作用,它不僅保證了制動襯塊與制動盤之間能夠緊密接觸,確保制動效果,還在后續的制動解除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當駕駛員松開制動踏板時,制動系統進入放松制動階段。此時,之前產生微量彈性變形的矩形橡膠密封圈,憑借自身的彈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彈簧的力量,使活塞和制動塊緩緩返回原位。而且,即使在不制動的正常狀態下,密封圈的彈性變形也控制在極低水平,僅為0.1mm,這就確保了制動解除時的順暢性。同時,制動盤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受熱膨脹時厚度變化較小,矩形橡膠密封圈還能自動調整間隙,即使制動片出現磨損,活塞仍能在密封圈變形的極限范圍內移動,直到達到新的摩擦狀態。當再次解除制動時,橡膠密封圈又會恢復到之前的推力距離,保證間隙始終保持在標準范圍內。
總之,盤式制動器通過一套精密而高效的工作流程,利用制動液傳遞壓力,推動制動塊與制動盤產生摩擦實現制動,再依靠橡膠密封圈等部件的協同作用實現制動的解除和間隙的精準控制。這種制動方式憑借其散熱快、重量輕、構造簡潔、調整方便等諸多優勢,成為現代汽車制動系統中廣泛應用的技術,為車輛的安全行駛保駕護航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