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機油知識有哪些
汽車機油知識涵蓋諸多方面,包括其功能、分類、選擇、檢查及更換等要點。機油被譽為汽車“血液”,具備潤滑減磨、冷卻降溫等重要功能,由基礎油和添加劑組成,分類多樣。選擇時需參考車輛說明書,依據車況與環境溫度。檢查機油可從外觀、氣味等多方面入手,且要定期更換以保障發動機良好運行,這些知識對愛車養護意義重大 。
在功能上,機油的潤滑減磨作用堪稱關鍵。在發動機內部,活塞與氣缸之間、主軸與軸瓦之間都存在著快速的相對滑動。機油就像是一位默默守護的使者,在這些滑動表面之間建立起一層足夠厚的油膜,將相對滑動的部件巧妙隔開,大大減少了它們之間的磨損,如同給這些精密的零件穿上了一層柔軟卻堅韌的防護服,有效保護發動機零件,延長其使用壽命。
冷卻降溫也是機油的重要職責之一。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機油此時就承擔起了熱量搬運工的角色。它將發動機產生的熱量帶回機油箱,然后再散發至空氣中,與水箱一起協同工作,幫助發動機保持適宜的工作溫度,就像為發動機安裝了一臺高效的散熱空調,確保發動機能在穩定的溫度環境下高效運行。
清洗清潔功能讓發動機內部始終保持相對清潔。優質的機油猶如一位勤勞的清潔工,在發動機內部循環流動的過程中,將零件上的碳化物、油泥以及磨損產生的金屬顆粒等雜質統統帶走,通過循環送回機油箱,同時還能沖洗零件工作面上的臟物,使得發動機內部的零件始終處于一個相對干凈的工作環境。
密封防漏方面,機油能夠在發動機的一些關鍵部位形成密封圈,這層密封圈的作用不容小覷。它不僅可以減少燃燒室內的氣體泄漏,保證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穩定,還能防止外界的污染物進入發動機內部,為發動機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如同給發動機內部構建了一個密不透風的保護罩。
防銹防蝕功能上,機油會緊緊吸附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就像給零件穿上了一層防銹鎧甲。這層保護膜能夠有效防止水、空氣、酸性物質以及有害氣體與零件直接接觸,從而避免零件生銹和被腐蝕,延長零件的使用壽命。
減震緩沖功能則體現在當發動機氣缸口壓力急劇上升時,機油能夠發揮獨特的作用。它就像一個緩沖墊,有效減少零件所承受的沖擊負荷,讓發動機的運行更加平穩、安靜。
機油的分類也是一門學問。采用美國 API 性能分類法和 SAE 黏度分類法,按用途可分為汽機油、柴機油和二沖程汽機油。基礎油又分為礦物油、半合成油和全合成油。礦物油是從原油提煉而得,是原油在提出油氣、汽油、柴油、煤油、重油之后提煉出的產物,最后剩余的是瀝青,不過礦物油較容易氧化,使用壽命相對不長。全合成油是以 100%合成基礎油調制而成,半合成油則是礦物油與合成油的混合。礦物油與合成油在黏溫特性上有所不同,合成油的黏溫性能更好,抗高溫氧化等能力也更強。質量等級按照 API 標準,汽油機用 S、柴油機用 C 表示,越靠后的字母代表質量等級越高;黏度等級按 SAE 標準分為低溫和高溫等級,多級油具有良好的黏度特性,相比單級機油還能節省 1%至 3%的燃油,并且全年適用,像中國市場上 5W - 30 和 5W - 40 機油規格就頗受歡迎。
在選擇機油時,一定要嚴格根據汽車使用說明書的要求來進行。一般來說,高級別的機油可以替代低級別機油,但低級別機油不能替代高級別機油。此外,還可以參考車廠或服務站的推薦,結合車況以及環境溫度等因素綜合考量。例如在寒冷的冬季,就需要選擇低溫流動性好的機油,以確保發動機能夠順利啟動;而在炎熱的夏季,高溫性能優越的機油則更能滿足發動機的需求。
檢查在用機油的質量狀況也有多種方法。從外觀上看,如果油樣呈乳白色或霧狀,那就表明機油可能進水了;若變為灰色,很可能是被汽油污染了;要是呈現黑色,則可能是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的產物。聞氣味也能發現端倪,有刺激性氣味說明機油被高溫氧化,若有很重的燃油味,那就表示機油被嚴重稀釋。油滴斑點試驗也很實用,將機油滴在濾紙上,若迅速擴散且無沉積物,說明機油正常;若擴散慢且有沉積物,那就表明機油已經變臟。還有爆裂試驗,可檢測機油是否含水。
至于機油的更換,通常基于行駛里程或時間標準。一般行駛 8000 至 10000 公里或者一年,就需要更換機油。因為機油在運行過程中,會由于燃燒副產物、燃油稀釋、高溫氧化變質、灰塵及金屬顆粒等因素逐漸變質,添加劑也會不斷消耗,所以定期更換機油,才能排出污染物,保證機油成分合理,維持發動機的良好運行狀態。
總之,汽車機油知識豐富繁雜,從功能到分類,從選擇到檢查與更換,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關乎著汽車發動機的健康與汽車的整體性能。了解并掌握這些知識,能讓我們更好地呵護愛車,讓汽車陪伴我們更長久地行駛在道路上。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