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后排中間為何突起
車后排中間之所以突起,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方面,承載式車身出現后,凸起相當于加強筋,能確保車身承受發動機、傳動軸及路面扭力;且為了平整底盤,符合空氣動力學設計,也需要凸起。另一方面,模塊化生產可降低成本,使得很多前驅車型也有凸起。同時,為給排氣管、傳動軸等零部件騰出空間,也會導致后排中間凸起 。
在汽車發展歷程中,早期非承載式車身的車子地板是純平的。然而承載式車身興起后,情況發生了變化。車輛需要一個足夠高度的結構來應對發動機、傳動軸運轉以及路面傳來的各種扭力,這時后排中間的凸起就起到了加強筋的作用,大大增強了車身的剛性,保障了車輛整體的穩固性,讓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能更好地抵御各種力量的沖擊。
從空氣動力學的角度來看,如果將傳動軸等部件外掛在底盤下方,會帶來一系列問題。首先,這會讓底盤變得凹凸不平,不僅看起來不美觀,在高速行駛時還會產生較大的空氣阻力,進而影響行車的穩定性,同時也會增加車輛的油耗。而通過后排中間凸起的設計,能夠有效平整底盤,讓車輛在氣流中行駛得更加順暢,降低風阻,減少能量損耗,提升燃油經濟性和操控穩定性。
車企的模塊化生產策略也是后排中間凸起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今汽車生產多采用模塊化,一套通用模塊可以應用在多種車型上,這能極大地降低生產成本。這種生產方式使得即使是前驅車型,也可能因為使用了帶有凸起設計的通用模塊,而出現后排中間凸起的情況。
另外,給排氣管、傳動軸等零部件騰出空間是導致后排中間凸起的關鍵因素。對于后輪驅動和四輪驅動的車輛,為了將發動機產生的動力傳遞到后輪,需要布置傳動軸。同時,排氣管、剎車管等各類管線也需要在底盤上找到合適的布置路徑。為了保證底盤的平整性以及這些部件的正常安裝和工作,就需要在車內后排中間位置留出空間,從而形成凸起。而且,不同驅動形式的車輛,其凸起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后驅車和四驅車由于傳動軸等部件的存在,后排中間凸起會比較大;前驅車雖然也需要為排氣管等部件預留空間,但相對而言凸起會小一些。不過有些前驅車型,由于車企出于成本考量,例如兩驅、四驅車型共用模具或者基于已有成熟平臺開發,也會導致后排中間有較高的凸起。
SUV車型在這方面又有一些特殊情況。由于SUV本身離地間隙較高,底盤下方有更多的空間,所以部分SUV能夠做到后排地板純平。但即便如此,有些SUV仍然保留了后排中間的凸起,這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原因外,凸起還能進一步加強金屬的硬度,在發生碰撞等意外情況時,為車內乘客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總之,汽車后排中間的凸起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后排中間乘客的乘坐舒適性,但它在增強車身剛性、優化空氣動力學性能、滿足零部件布置需求以及控制生產成本等多個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是汽車設計制造過程中多種因素平衡妥協的結果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