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胎壓報警是怎么回事
汽車胎壓報警通常意味著輪胎存在問題,如氣壓異常、傳感器故障等。輪胎被扎、久未加氣會使胎壓過低,充氣過多則會讓胎壓過高,熱脹冷縮也會影響胎壓;胎壓傳感器損壞、電池耗盡會導致誤報;此外,輪胎修復或充氣后未重置胎壓數據,也會觸發報警。這些情況都可能引發胎壓報警,影響行車安全,需及時檢查處理。
輪胎被扎是較為常見的導致胎壓報警的原因。輪胎在日常行駛過程中,難免會遭遇尖銳物體,比如釘子等。當輪胎被扎后,通常會極慢地漏氣,也許短時間內你察覺不到明顯變化,但隨著時間推移,胎壓就會逐漸降低。此時,你可以仔細檢查輪胎上有無刺入的異物,或者用胎壓表進行測量 。若輪胎被扎情況不嚴重,可緩慢行駛到最近的專業維修點更換輪胎;要是被扎得較為嚴重,那就要立即停車,請求專業救援力量,切不可繼續強行行駛,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胎壓過高同樣會觸發胎壓監測燈亮起。標準型輪胎的胎壓一般在2.4 - 2.5bar;增強型輪胎的胎壓在2.8 - 2.9bar;最高氣壓不應大于3.5bar。當有輪胎胎壓超出正常范圍過高時,就可能引起報警。胎壓過高,不僅會使輪胎中部與地面接觸面積減少,在緊急制動時摩擦力不足,影響制動效果,還存在爆胎、側翻等安全隱患。所以,應時刻留意車輛的標準胎壓,平時對過高的胎壓進行及時調整。
低胎壓行車時間過長也會致使胎壓監測報警。如果某個輪胎胎壓過低,在高速運轉過程中,胎溫會升高,進而引起胎壓升高,這一變化就會使得胎壓監測系統發出警報。這種情況下,首先應提升汽車胎壓,避免因低胎壓引發轉向困難、油耗增加等問題;其次要避免過長時間行車,平緩行駛節奏,以保護輪胎。
久未加氣的輪胎,胎壓往往會過低,從而導致胎壓監測報警。輪胎即使沒有明顯的破損,也會有自然的緩慢漏氣現象。因此,要養成定時檢查汽車胎壓的好習慣,一旦發現胎壓過低,及時進行充氣,確保輪胎始終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
胎壓傳感器損壞也不容忽視。胎壓傳感器直接安裝在輪胎內部,與輪胎充氣口相連,其作用是實時監測輪胎胎壓。若在行駛中輪胎被磕頂壞胎壓傳感器,或者傳感器本身出現老化、電池耗盡等情況,都可能導致胎壓故障燈亮起。對于傳感器的損壞問題,只能更換全新的配件,所以一旦懷疑是傳感器故障,應盡快到專業維修點更換胎壓傳感器。
另外,輪胎胎壓不一致也會導致胎壓監測報警。比如,之前胎壓系統設置的胎壓值是2.2bar,可能跑一下高速胎壓就變成2.4bar,胎壓燈就會亮起。這是因為輪胎中加入的是氧氣,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在熱脹冷縮的情況下,各輪胎的胎壓就會變得不一致。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對車輛的胎壓設置進行復位處理,并檢查是否還會亮警示燈,如果不能消除,則還是需要到專業維修點排查隱患并修理。還有,在更換輪胎時,如果操作不正確,或安裝時密封不嚴,同樣可能引發胎壓報警,所以更換輪胎最好去專業的維修廠或者4S店。
汽車胎壓報警的原因多種多樣,無論是輪胎本身的氣壓問題,還是傳感器等部件的故障,都可能影響到行車的安全與穩定。車主朋友們在日常使用車輛時,要多留意輪胎狀況,定期檢查胎壓,及時處理發現的問題。這樣才能保障車輛始終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為每一次出行保駕護航。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