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式車身與非承載式車身有何區別
承載式車身與非承載式車身在結構、優缺點及適用車型上均有明顯區別。結構上,承載式車身無剛性車架,靠自身加強部位承重;非承載式車身有獨立剛性車架,車身懸于其上。承載式車身質量輕、重心低、裝配易,但抗扭剛性和承載能力弱;非承載式車身底盤強度高、平穩安全,卻重量大、成本高、重心高。承載式多用于轎車和城市 SUV,非承載式常用于越野車型。
先來看結構方面的深入剖析。承載式車身由于沒有傳統意義上獨立的剛性車架,它是通過對車頭、側圍、車尾以及底板等關鍵部位進行強化設計,以此來構成一個整體的受力結構。這種結構就像是一個精密的框架,各個部分緊密協作,共同承擔來自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各種力。比如在加速、剎車以及轉彎時,車身的各個部分會協同分散和承受這些力量,確保車輛的整體穩定性。
而非承載式車身的剛性車架就如同車輛的堅實骨架,發動機、傳動系統的一部分以及車身等總成部件,都是通過懸架裝置穩穩地固定在這個車架之上。底盤與車身之間采用柔性連接,這就好比給車身安裝了一個“減震墊”。當車輛行駛在崎嶇路面時,車架可以先行吸收大部分的沖擊力,再通過柔性連接將相對較小的震動傳遞給車身,大大提高了乘坐的舒適性和車輛行駛的穩定性。
再說說優缺點。承載式車身質量輕的特點,使得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消耗的能量更少,燃油經濟性相對更好。較低的重心也讓車輛在高速行駛時,有著更為出色的穩定性,操控起來更加得心應手。而且裝配過程相對簡單,能夠有效縮短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然而,其抗扭剛性和承載能力相對較弱的缺點也較為明顯。在面對一些極端路況或者較大的沖擊力時,車身更容易發生變形,維修成本也相對較高。
非承載式車身的優點在于,它擁有較高的底盤強度和出色的抗顛簸性能。由于有獨立的大梁作為支撐,車輛在面對復雜路況時,能夠輕松應對各種挑戰,保障車內人員的安全。而且,這種車身結構的抗變形能力強,即使車輛遭受較大撞擊,車身的整體結構也能保持相對完整。不過,較重的車身重量不僅增加了車輛的能耗,較高的重心也使得車輛在操控時不夠靈活,轉彎時需要更加謹慎,以避免側翻等危險情況的發生。
在適用車型上,承載式車身憑借其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的優勢,在轎車和城市SUV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城市道路通常路況較好,對車輛的舒適性和操控性要求較高,承載式車身正好能夠滿足這些需求。人們在日常通勤和城市出行中,能夠享受到它帶來的平穩駕駛體驗。
非承載式車身則因其強大的越野性能,成為了越野車型的首選。在野外復雜的路況下,如泥濘、沙地、巖石等路面,非承載式車身的高底盤強度和出色的抗顛簸能力,能夠讓車輛輕松通過各種障礙。皮卡車型也多采用非承載式車身,因為它需要具備較強的承載能力和適應不同路況的能力,以滿足載貨和運輸的需求。
綜上所述,承載式車身和非承載式車身各有千秋。承載式車身注重舒適性、經濟性與城市路況的適應性;非承載式車身則側重于越野性能、高承載能力和復雜路況的應對。消費者在購車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使用場景,仔細權衡兩者的差異,從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車型。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