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蟲的歷史是什么
甲殼蟲汽車的歷史起源于 20 世紀 30 年代,歷經多代變遷,最終于 2019 年停產。其構想源于希特勒提出的親民小型汽車計劃,費迪南德·保時捷博士受此啟發著手設計。從 1933 年原型車問世,到 1938 年初早期生產的甲殼蟲汽車完成,再到之后各代車型不斷更新。期間它曾風靡北美,成為全球最暢銷車型,后因市場競爭銷量下滑。甲殼蟲的歷史,無疑是汽車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1933年,保時捷Type 32原型車問世,不過遺憾的是并未投入生產。彼時德國政府也在計劃為家庭配備汽車,這與保時捷博士的理念不謀而合,特定車型的生產計劃就此展開。1935 年 10 月,最初兩輛甲殼蟲原型車制造完成,1936 年 V3 原型車誕生。1938 年初,早期生產的甲殼蟲汽車完成制造,1939 年 7 月,一款經過更多細節完善的車型問世,至此甲殼蟲基本成型,并被命名為‘Volkswagen’ 。而“甲殼蟲”這個名稱,則是在 1938 年經《紐約時報》報道后傳播開來。
在甲殼蟲的發展進程中,也有著一些有趣的故事。1925 年貝拉·巴恩伊設計的汽車底盤與甲殼蟲相似,1955 年他起訴大眾汽車后,被承認為“知識之父”;1934 年約瑟夫·甘茨提出“人民汽車”概念,創造了 May Bug 車型,其設計同樣與甲殼蟲相似,他于 1967 年在澳大利亞去世。
第一代甲殼蟲自 1938 年生產至 2003 年,總產量高達 21529464 輛。1998 年第二代甲殼蟲誕生,基于高爾夫 PQ 平臺,采用前置前驅設計,還曾以進口車身份進入國內市場。2011 年第三代亮相,2012 年推出敞篷版,外觀延續“新經典”設計風格 。然而隨著市場上大量性價比車型的出現,甲殼蟲銷量逐漸下滑,最終于 2019 年在墨西哥工廠停產。
甲殼蟲汽車的歷史,是一部充滿創新與變革的奮斗史。它從構想走向現實,經歷戰爭的洗禮,在不同時代綻放光彩,見證了汽車行業的發展變遷,雖已停產,但經典永留人們心中。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