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后視鏡判斷車距
通過調整好后視鏡位置,依據后車在不同后視鏡中的成像占比及位置來判斷車距。具體而言,需先將中央后視鏡高度調至天地各占 1/2 等。后車在左行駛,左后視鏡中只現一個大燈距離 1.7 米;在右行駛同理。內后視鏡看到完整車頭距離 19.4 米較安全等。如此根據不同情況,能較準確判斷車距,為行車安全提供保障。
調好后視鏡位置是精準判斷車距的前提。中央后視鏡調整到高度天地各占 1/2 ,并向左掰使右耳出現在鏡面最左側,這樣能獲取最適宜的后方視野。左后視鏡車身占 1/4 ,天地各占 1/2 ;右后視鏡車身占 1/5 ,地面部分占 3/4 ,如此設置能讓我們更清晰觀察車輛兩側后方情況。
當后車在左側行駛時,仔細觀察左后視鏡至關重要。若只看到一個大燈,此時兩車距離僅 1.7 米,這個距離變道風險極大,不推薦此時進行操作。當后車出現在中間靠外 1/4 且露出完整車頭時,距離為 5.6 米 ,在路況較慢的情況下,可提前 3 秒打轉向燈后嘗試變道。而當后車出現在正中間大概 1/3 時,距離約 10.2 米 ,在市區環境下可較為放心地變道,但在高速行駛時,為了安全,最好確保距離超過 20 米。后車在右側行駛時,參照右后視鏡判斷方法與左側類似。
車內中央后視鏡同樣是判斷車距的重要“幫手”。當看到后車完整車頭時,距離 19.4 米,相對安全。若只能看到 1/3 前機蓋和擋風玻璃,距離為 6 米,此時要留意后方情況,準備隨時剎車。若只能看到擋風玻璃,距離縮短至 4.43 米,此時切勿急剎,以防追尾。
總之,通過后視鏡判斷車距是一項需要不斷練習和積累經驗的技能。合理調整后視鏡,熟知不同成像對應的車距,同時留意后視鏡盲區,多觀察多確認,就能在行車過程中更好地掌握與后車的距離,保障駕駛安全。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