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時怎樣正確踩剎車
開車時正確踩剎車需要多方面注意。應將右腳前腳掌置于制動踏板中央,養成正踩剎車、斜踩油門的姿勢,以腳跟為圓心移動腳掌。平坦路面停車前,先抬油門放空擋,利用阻力再輕踩制動;濕滑路面主要靠發動機阻力控速,輕踩剎車。不同情景也有不同方式,如長距離先松油門再踩剎車,長下坡利用發動機制動等。總之,正確踩剎車能保障行車安全與車輛性能。
在實際駕駛過程中,針對不同的路況和駕駛場景,踩剎車還有諸多講究。
當面臨長距離剎車時,先松油門,讓車輛依靠自身的慣性繼續行駛一段距離,之后再平穩地踩下剎車踏板,這樣不僅能夠提前讓車輛的速度逐漸降低,還能減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而在雨天行車時,由于路面摩擦力減小,剎車距離會顯著增加。所以,一定要提前預判路況,早早地踩下剎車,并且力度要適中,緩慢降低車速,以防止車輛出現打滑失控的危險狀況。
長下坡路段對剎車的考驗較大,此時應充分利用發動機制動。松開油門后,不脫開離合器,根據坡度的高低選擇合適的低檔位,依靠發動機的阻力來降低車速,切不可空擋滑行,否則車速極有可能失控。急轉彎時,則要提前減速,在進入彎道前就將車速控制在安全范圍內,慢速平穩地通過彎道,避免在彎道中緊急剎車,以免車輛發生側滑。
另外,對于沒有配備 ABS 裝置的車輛,在濕滑路面行駛時,要輕踩剎車并及時松開踏板,通過間歇式的方式降低車速,防止車輪抱死。遇到緊急情況,若車輛沒有 ABS,不要一次全力踩剎車,可分開 2 次進行,防止甩尾和方向鎖死;若有 ABS,則可以直接全力踩下剎車踏板。
總之,正確踩剎車是一項需要不斷練習和積累經驗的技能。司機要充分了解車輛的性能特點,根據不同的路況和駕駛場景,靈活運用各種剎車技巧,這樣才能確保行車過程的安全、平穩與高效。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