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操作空調系統使車內溫度適宜
若想正確操作空調系統使車內溫度適宜,需多方面注意。啟動車輛后,先讓發動機運轉至水溫正常再開空調,調節溫度時,車內與外界溫差 5 - 8 攝氏度為宜。剛開空調可將風量調大,接近設定值時降低。出風模式上,夏天面部和腳部同時出風、冬天腳部出風更均勻。有分區空調功能可按需分別設置,空氣質量好時用外循環,差時用內循環,如此便能營造舒適的車內溫度環境 。
除了上述操作,溫度的具體設定也有講究。一般來說,適宜的車內溫度范圍在22℃至26℃,不過這并非固定標準,要依據個人體感、季節、外界環境溫度、車內人員數量以及穿著情況靈活調整。比如夏季外界溫度35℃以上時,將車內溫度設定在24℃左右較為合適;春秋季節,22℃會讓人感覺舒適。要是車內人員較多或者大家穿著較厚,可適當降低溫度;反之,則適當提高溫度。
在節能方面,也有不少實用方法。合理利用內外循環模式,車輛剛啟動時先開外循環,排出車內熱空氣,幾分鐘后切換到內循環。巧妙控制風量大小,當溫度達到舒適范圍后,適當降低風量。同時,要避免長時間將溫度設置得過低,還可在到達目的地前幾分鐘關閉空調,利用余冷。不同的節能操作方式都有一定的節能效果,合理利用內外循環能節能約10%-15%,控制風量大小節能約5%-10%等。
另外,每年首次啟動空調時,要檢查通風進風口、排水孔等部件情況。夏天汽車暴曬后,上車前先開窗放熱氣,啟動發動機后合理操作風扇與循環模式散熱。停車前提前關閉制冷功能,保持通風,定期更換空調濾清器,維持車內空氣質量。
總之,正確操作汽車空調系統是個細致活,從啟動到運行,從溫度調節到節能設置,每個環節都關乎車內溫度的適宜程度。只要我們掌握這些要點并正確運用,就能在駕駛過程中享受舒適的車內環境。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