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調整后視鏡
正確調整后視鏡,需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后視鏡進行相應操作,才能獲得良好視野、提升駕駛安全性。車內后視鏡要能完整看到后擋風玻璃,確保無遮擋;左側外后視鏡需讓地平線處于鏡子高度二分之一處,車身占右側四分之一區域;右側外后視鏡則使地平線在鏡子高度三分之一處,車身占左側四分之一區域。通過這樣精細調節,可有效減少駕駛盲區。
在調整后視鏡之前,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調整好座椅。找到“駕駛黃金三角”,讓自己的坐姿處于穩固且舒適的狀態。因為座椅位置一旦變動,后視鏡的視野也會受到影響,所以需要重新調整。
對于左側外后視鏡,除了上述提到的基本調整外,上下角度也可將地平線調至鏡面高度的三分之一處;左右角度讓車身側影占鏡面最內側約五分之一的寬度。而右側外后視鏡,上下角度把地平線調至鏡面高度約四分之一處,左右角度同左側,但通常要比左側再多向下、向外微調幾度。這樣能讓我們在駕駛時獲取更全面的后方視野。
另外,不同的駕駛場景和車型也有一些特別的調整秘籍。若是SUV或越野車,在越野模式下,兩側外后視鏡可額外向下調約15度,外擴約10度,以便更好地觀察車身周邊情況。在雨天霧天,我們可以用土豆切面擦拭鏡面,開啟加熱功能,還可以把鏡面角度調高約5度,減少雨水霧氣對視線的干擾。夜間行車時,若遇到后方車輛遠光燈照射,可開啟自動防眩目功能,也能手動調節或加裝防眩鏡片。同時,如今不少車輛配備了先進的科技配置,像盲區監測系統、倒車后視鏡下翻、360全景影像等,我們要善于利用這些配置,進一步提升駕駛的安全性。
總之,正確調整后視鏡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操作,而是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不僅要依據不同類型后視鏡的特點進行調節,還要結合座椅位置、車型、駕駛場景等進行優化。調節完成后也不是一勞永逸,要定期檢查校正,讓后視鏡始終處于最佳狀態,為我們的安全駕駛保駕護航。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