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輪胎是否需要更換
判斷輪胎是否需要更換,可從磨損程度、老化情況、是否鼓包以及補胎次數等多方面考量。輪胎的磨損極限標識能直觀反映磨損程度,當胎面厚度接近極限,抓地力等性能下降,就該更換;老化的輪胎表面硬化、出現裂紋,彈性減弱,有爆胎風險;鼓包意味著內部結構可能受損,十分危險;補胎次數過多,高速行駛時危險幾率增加。這些都是判斷輪胎更換的關鍵要點 。
首先,磨損程度是判斷輪胎是否更換的重要指標。任何品牌的輪胎在胎面溝槽底部都設有磨損標記,轎車輪胎的磨損標記高度一般為1.6毫米。你可以將前輪打死方向直接查看,而后輪則可以借助一元硬幣來檢查。當硬幣下方基本和胎面持平時,便意味著輪胎磨損已接近極限,需要及時更換。因為當輪胎磨損到達限定標準后,抓地力、防滑以及排水性能都會大幅減弱,在濕滑路面行駛時,車輛極易失控。
其次,輪胎老化問題也不容忽視。輪胎的生產日期通常標注在側面,由4位數組成,后2位代表生產年份,前2位代表生產周數。輪胎的使用年限一般在5年左右,超過這個時間,輪胎就會逐漸老化,表面會出現硬化、龜裂紋等現象。老化后的輪胎失去彈性,爆胎風險顯著增加,所以一旦發現輪胎老化嚴重,就應盡快更換。
再者,要留意輪胎是否有鼓包現象。輪胎鼓包表明內部的金屬線圈可能已經變形或斷裂,繼續行駛極有可能引發爆胎,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一旦發現輪胎鼓包,應立即前往專業維修店進行檢查處理,一般都建議更換輪胎。
最后,補胎次數過多也需要考慮更換輪胎。如果同一輪胎的補胎次數超過3次,出于安全考慮,建議更換新輪胎。因為在高速行駛時,輪胎內溫度會升高,多處損傷會增加危險發生的幾率。
總之,定期檢查輪胎的磨損、老化、鼓包情況以及補胎次數等,能及時發現輪胎存在的問題,確保行車安全。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