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車小知識有哪些
養車小知識涵蓋多個方面,從日常檢查到部件更換周期,從駕駛習慣到保養注意事項都有涉及。日常要肉眼檢查車身油漆、輪胎、機油等;不同油品及部件有不同更換周期,像礦物油和合成機油更換時間就不同。駕駛時要避免低擋高速、離合不踩到底等不良習慣。此外,還需注意洗車周期、及時處理小剮傷等。掌握這些知識,能讓愛車得到更好呵護。
日常檢查方面,車身油漆需留意是否有劃痕、掉漆,及時發現可避免生銹;輪胎要查看磨損情況,花紋深度不足時應及時更換,同時每月檢查輪胎壓力,普通轎車正常胎壓范圍在 230 - 250kpa(2.3 - 2.5bar)。機油量可通過機油尺查看,確保其在合理范圍內。燈光也要定期檢查,包括大燈、轉向燈等,保證行車安全。
部件更換周期也很關鍵。礦物油建議每 5000 公里或每 6 個月更換,合成機油則可 8000 - 10000 公里或每 8 個月更換。汽車大燈使用 5 萬公里或 2 年左右考慮更換。輪胎使用壽命約 5 - 8 年,但最好 3 年左右更換,且 30000 公里做一次交叉互換。剎車片也要定期檢查,前剎車片 30000 公里檢查,后剎車片 60000 公里檢查。
駕駛習慣同樣影響車輛壽命。發動車前先打開電門,等自檢結束后 3 秒左右發動;冷車起步怠速一分半鐘預熱;起步時不能急加油門,2000 - 2500 換檔較合理;行車時不能拖檔,發動機抖動時及時褪擋;停車后延長半分鐘熄火;油箱在油燈亮起前及時加油;掛擋時離合要踩到底,避免長時間將左腳踩在離合上,不要頻繁開關燈和雨刷等。
保養注意事項也不容忽視。洗車次數不宜過多,新車 5 個月內沒必要打蠟;雨后及時清洗車輛;冬天注意保養發動機;定時清理通風口碎片;定期清理發動機艙;保持汽車內飾干爽衛生;常檢查底盤,避免外物過度損壞。
養車是個細致活,從日常的點滴檢查,到部件更換周期的嚴格把控,再到良好駕駛習慣的養成以及各類保養注意事項的遵守,每一個環節都關乎愛車的狀態和使用壽命。只有全面掌握并落實這些養車小知識,才能讓汽車始終保持良好性能,陪伴我們更長久。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