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丨全新MG4開啟預售 海豚最強競爭對手來了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全新MG4已于2025年8月5日晚在杭州正式開啟預售,新車共推出5個版本,預售區間為7.38-10.58萬元;而在預售開啟24小時后,全新MG4預售訂單已突破11067臺,爆款氣質初現。在預售發布會后的媒體群訪會,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上汽集團創新研發總院總設計師兼上汽英國技術中心總經理邵景峰、上汽乘用車MG品牌事業部總經理陳萃,以及上汽清陶總經理李崢共同出席,圍繞全新MG4的技術合作、設計思路、市場策略、電池技術及用戶定位等核心問題,向在場媒體展開詳細解讀。
針對全新MG4搭載的OPPO智行手車互聯功能,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回顧了雙方合作的歷程。他提到,與OPPO的合作始于五年前,雙方合作基礎相當穩固,而自去年8月其本人重返乘用車領域后,雙方在“上汽之夜”、上海車展及MG holiday活動中三次分享合作內容,逐步深化協同。
俞經民表示,汽車行業曾經歷兩波沖擊:一是以蔚小理為代表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帶來的直接面向消費者(to C)能力沖擊,傳統車企長期側重B端業務,在線上渠道與應用支持上存在短板;二是軟件能力沖擊,以手機行業為例,億級to C能力及軟硬件結合的AI化軟件能力,對傳統車企形成挑戰。
“十年前,我們以‘你好斑馬’開啟了移動空間智能化的序幕,實現智能網聯化后逐步邁向智能座艙化。” 俞經民認為,此次與OPPO的合作是智能座艙發展的二次騰飛,基于ICCOA系統的手車互聯技術已處于行業第一陣營。他強調,合作秉持開放態度,“歡迎友商‘抄作業’,共同為用戶提供可不斷升級的智能座艙”。
關于全新MG4融入Cyberster設計元素的問題,上汽集團創新研發總院總設計師兼上汽英國技術中心總經理邵景峰介紹,Cyberster的開發耗時六年,其設計曾吸引國際設計師卡班加入??ò嗾J為,這款跑車的簡潔設計風格在全球獨樹一幟,并支持在后續車型中延續這一思路。
上汽集團創新研發總院總設計師兼上汽英國技術中心總經理 邵景峰
邵景峰坦言,設計需兼顧商業成功,但短期成功不代表未來,需找到品牌的設計脈絡。作為國際化品牌,MG面臨中外文化差異帶來的設計挑戰:海外消費者偏愛第一代MG“小鋼炮”的硬朗動感風格,而國內市場偏好相對柔和的設計,“過于硬朗可能不被國內接受,過于柔和又難獲海外認可”。
他認為,全新MG4的設計略顯收斂,僅尾部尾燈保留了品牌特色。“MG起源于車庫,承載著創造力、改造精神及手工藝匠心,這種不隨主流的態度必須傳承。” 邵景峰表示,全新MG4將銷往全球,期待獲得各地用戶的關注與認可。
面對市場先行者的競爭,上汽乘用車MG品牌事業部總經理陳萃明確表示,全新MG4未模仿任何品牌,其設計自帶MG辨識度,例如升級后的尾燈雖含熟悉元素,但保留了品牌個性。
上汽乘用車MG品牌事業部總經理 陳萃
他指出,A級兩廂車用戶核心關注空間、續航及安全性能,MG的策略是“以優秀競品為標桿并力求超越”,但絕非簡單對齊配置后降價。“競爭若止于此,將永無盡頭。” 陳萃強調,全新MG4的差異化優勢在于技術,包括一體式熱管理技術、CTB技術及未來推出的半固態技術,這些均為競品所不具備。
“在用戶關注的領域,我們多付出10%努力;在優勢領域,投入100%資源。” 陳萃提到,預售價格的制定既體現了MG作為新能源后來者擴大市場份額的誠意,也基于產品配置的競爭力,目標是在銷量上超越競品,“但我們會堅持推出真正屬于MG的特色車型”。
上汽清陶總經理李崢詳細解讀了全新MG4將搭載的半固態電池。他介紹,該電池液體成分僅占5%,這一突破源于團隊對固態電池的長期研究。固態電池并非新概念,20世紀六七十年代學術界已開始研究,早期鋰電池即為固態,但受技術限制未能普及。
李崢表示,當前電池技術存在安全、續航、成本三大問題,其中續航是核心,充電、換電等模式的出現均因電池無法滿足用戶實際需求。提升能量密度是解決之道,同時需保證安全性與材料兼容性,而固態化是唯一路徑。數據顯示,鋰離子電池理論能量密度可達700多瓦時/千克,遠超當前三元電池(240-250瓦時/千克)和磷酸鐵鋰電池(180瓦時/千克),提升空間顯著。
“電解液是主要限制因素,其易燃易爆特性不僅帶來安全隱患,還限制了正極材料選擇,例如錳基材料會因電解液存在溶出問題影響壽命。” 李崢同時指出,全固態電池尤其硫化物體系存在安全隱患,高鎳三元材料的強氧化性與硫的不穩定性結合,易導致熱失控,因此半固態是現階段的合理選擇。
他認為,上汽清陶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兩點:一是材料底層創新,第一代半固態電池采用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實現1000公里續航,第二代則啟動正極材料創新,尋求安全性、能量密度與生命周期的平衡;二是整車與零部件企業的深度協同,“若沒有上汽總院與清陶工程師的共同努力,及深度融合機制,這項成果可能需要5到10年才能實現”。李崢表示,材料創新需同步推進用戶認知培養,而車企與零部件企業的合作機制,是新材料產業化的關鍵。
針對發布會展示的男女朋友、閨蜜、一家三口等生活場景,陳萃表示,車輛是用戶個性與內心狀態的表達載體,因此MG鼓勵用戶通過改裝展現多元個性,“哪怕是輕微改動或內飾裝飾,都能為生活添彩”。
他提到,MG推出A級兩廂車,旨在構建多元文化氛圍,計劃在線上開設改裝和改色專欄,讓車主交流分享,“這不僅針對全新MG4,更是為了將有趣、個性的生活方式推廣至整個品牌”。陳萃強調,MG品牌有兩條主線:一是依托上汽集團與工程師團隊,強化新能源技術標簽;二是傳遞“YOUNG FOREVER”的理念,無論年齡與身份,都能追求年輕心態,“‘趣生活’是貫穿品牌的核心”。
對于女性用戶占比60%是否影響男性市場的疑問,邵景峰表示,兩廂車在國外并非女性專屬,反而深受男性用戶喜愛,且他們熱衷于改裝。“我們曾考慮推出裸車版本,不配鋁合金輪轂,僅用鋼圈,讓用戶自主更換,同時提供原廠套裝激發設計靈感,初衷是點燃年輕男性的創造力與激情。” 他認為,兩廂車的靈活特性適合年輕群體,不應被貼上性別標簽。
俞經民以“世界大同,美美與共”概括MG的全球化產品理念。他介紹,全新MG4雖為A級兩廂車,但內部空間設計精巧,比如說,第二排可讓1.8米身高者蹺二郎腿舒適乘坐,后備廂三層設計的下沉空間可容納1.75米身高的人。“外部尺寸需考慮道路條件不宜過大,但內部空間必須充足,‘得房率’要高,女性對空間實用性的要求往往更高。”
俞經民舉例,其夫人的車內常存放半年不用卻舍不得丟棄的物品,“車輛如同可移動的空間,類似女性的手提包,需適應不同場合需求,因此空間充足至關重要”。他還提到,全新MG4的顏色設計呼應生活場景,如海島藍、月光白、星野灰、東來紫、紅珊瑚紅、清波翠等,旨在超越“代步車”定位,成為承載生活美好的載體。“我們希望它在全球市場成功,在國內銷量超越競爭對手。”
在群訪會的尾聲,談及公布價格時的激動情緒,陳萃坦言,加入MG的兩個月里,工程師們自研攻堅的經歷深深觸動了他。“長期被國外品牌和技術圍堵后,中國企業的技術突圍讓人動容。” 他表示,MG作為全球銷量領先的中國品牌之一,已具備自主定義產品的能力與技術優勢,“有信心抓住機遇,走在行業前列”。
雖然目前只是預售階段,但全新MG4已經清晰展示出面向全球市場的全面布局。無論是與OPPO的深度協同所展現的開放生態,還是半固態電池背后的材料創新與整車協同理念,亦或是對“小車身大空間”的極致追求,都體現著MG品牌在新能源賽道上以自主創新破局的決心。而團隊對技術突圍的熱忱與對用戶體驗的專注,更讓這款車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顯露出獨特的成長潛力與發展底氣。作為一款面向全球市場的車型,其綜合實力使其成為比亞迪海豚等競品的有力競爭者,未來市場表現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文:太平洋汽車 李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