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上汽MG:半固態電池安全不吹牛 明年有更多車型搭載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在2025廣州車展開幕首日,上汽乘用車MG品牌事業部總經理陳萃宣布:全新MG4(詢底價|查參配)半固態安芯板將于12月正式開始交付,并表示該車是全球首款、行業唯一量產上車的半固態電池車型。同時,陳萃還強調半固態電池的安全性,其安全性能相比常規電池提升20%以上。
作為了解,MG4已于8月29日完成上市,共推出5款車型,限時補貼價為6.58-9.98萬元,其中MG4半固態安芯板限時補貼價為9.98萬元,該車上市引發市場強烈反響,上市15天累計訂單超26000輛,遠超15000臺的月均產能預估,目前MG4已連續兩個月交付破萬輛,穩居細分市場前三。
從左往右分別是上汽集團創新研發總院總設計師兼上汽英國技術中心總經理 邵景峰、上汽乘用車MG品牌事業部總經理 陳萃、清陶動力總經理 陳凱
在廣州車展期間,太平洋汽車和多家媒體與MG高層進行對話交流,主要圍繞半固態電池安全性、半固態電池成本、MG4為何能首搭半固態電池、后續產能交付、新能源政策退坡影響、MG品牌產品規劃等核心議題進行交流,我給大家梳理一下重點。
面對如此尖銳的問題,陳萃回答得非常有底氣:吹不吹牛肯定要看結果,如果都是我們自己說,那有可能是吹牛,但電池安全性能提升20%是來自中汽中心測試的結果。據了解,中汽中心對全新MG4搭載的半固態電池進行了行業最嚴苛的安全測試,包括螺紋鋼穿刺、三向極限擠壓、鹽水浸泡、極寒冰凍、底部球擊以及高溫火燒等極端工況,測試結果均未發生熱失控、未起火、未爆炸。
陳萃還提到就安全而言,投入再多也不為過,雖然消費者不會說我很關注安全,但對于品牌方、技術開發方來說,在安全上給消費者帶來的價值是無價的。
陳萃還著重強調:MG4上的半固態技術現在全球都買不到,就算今天拿著50萬、100萬到車展展館里面去找,買不到一臺半固態電池的車,全球所有地方都買不到,但是我們可以在一臺不到10萬的MG4上給到大家。
陳萃表示:今年是MG全心去做新能源的元年,我們愿意拿出最十足的誠意給到消費者,自然會在盈利上有一些讓步。此外,今天的半固態電池不是放到一臺十萬級的車上,它是放到了百年的MG品牌,一個101歲的品牌上。
陳萃還提到:全新MG4首搭半固態電池,希望是不管十萬級的競爭對手還是價位段更高的對手,都要認識這個品牌,需要更多新的客戶認識這個品牌。
清陶動力總經理陳凱補充道:上汽和清陶之間的合作模式并不是簡單的主機廠和供應商的采購關系,我們之間建立了聯合研發團隊,這款車型和電池立項之初就有成本目標,選擇原材料的成本是可控,整個制造過程中上汽團隊深入參與進來,對于整個制造體系的合格率、制造成本做了系統的管控和提升,所以這款電芯的制造成本在滿足這款車型的要求情況下并沒有成本壓力。
對于半固態電池到全固態電池,陳凱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兩者并不是兩個割裂的東西,半固態到固態是一個技術的演進,很多的固態技術需要在半固態電池中進行使用和驗證,這樣有助于推動技術的進步,讓全固態或者固態更快地落地。
陳萃表示:半固態電池一定會是全新MG4長期性的技術護城河,我們作為一個后發者,需要背后有技術支撐,不能只做同質化。今天的半固態電池是基于上汽集團的技術儲備,我們一定要做彎道超車,我們要拿差異化的東西堅決投入。
對于產品規劃,陳萃透露:明年我們會在新車型上陸續使用半固態電池的技術,當然也會有選擇性,我們要把MG最旗艦的優勢技術用在旗艦車型上面。同時我們跟上汽清陶也在對半固態電池的迭代優化開展相關工作了。
關于產能問題,陳萃首先對廣大客戶表示了抱歉,表示現階段沒有辦法很快地交付,不過從這個月開始,大部分客戶應該能感知到整個交車的速度是比原來有所加快。同時,為了提升產能,全新MG4 530智趣版專門用了寧德時代的電池,并做了新的產線去做供貨,確保原來我們這個400公里的電池產線,能以滿負荷的狀態運轉。
此外,陳萃表示會幫客戶兜底購置稅退坡問題,截止到12月28日的下訂客戶,如果不能實現今年交付的話(全系車型),我們都會補上購置稅的差額補貼。
而對于新能源汽車購置稅退坡是否會對MG乃至其他新能源品牌造成沖擊?陳萃則坦然表示:我覺得明年整個新能源市場即使是購置稅退坡,依然不會阻礙新能源的整個增長趨勢,因為大家現在買新能源不是因為它是一個純電車才買它,看到更多的是它更好的體驗,智能化的提升,這些是購置稅阻擋不了的。
上汽集團創新研發總院總設計師兼上汽英國技術中心總經理邵景峰表示:我在倫敦做了一些即將投放在全球商場的車型調研,與當地的消費者、專家、學者、媒體進行了一對一的交流。以前我認為西方消費者對來自亞洲和中國的品牌會有偏見,但現在遮蓋Logo看到車之后,他們會說這是來自中國的品牌。
再問到某些重要的科技和創新技術,以及新興的設計,放在哪些品牌哪些車子合適的時候?他們立馬就指出來中國品牌比較合適。邵景峰還提到以前中國品牌在海外是低價低質和落后技術的代名詞,而現在是創新的、時尚的、科技的。
邵景峰表示:中國消費者喜歡的大屏,其實海外消費者也非常喜歡,只不過他們當地品牌車型都沒有這些配置,因為成本和利潤兜不住,而中國品牌進去之后,很好解決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他還指出當地的環境正好類似于我們中國市場激烈競爭的前夜,擁有巨大的市場前景。
陳萃:每個品牌都想成為一個年銷百萬的品牌,但我們更多是考慮這個背后怎么成為年銷百萬的品牌,需要什么來支撐我們成為年銷百萬的品牌。想要更高的銷量,就需要更豐富的產品矩陣,我們到后年年底要推出13款新能源車型,這13款是一臺都不會跳票的。
陳萃還提到:現在中國汽車市場對于客戶還是挺好,產品互相之間卷配置卷得特別厲害,消費者能買到非常不錯的產婆。所以我們考慮什么東西支撐我能走到哪一步,并且能夠堅持下去。(文:太平洋汽車 吳啟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進入MG4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進入MG4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