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惠民補貼考驗車市定力
從某種程度上看,中國車市像樓市、股市一樣,屬于“政策市”。
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汽車消費的鼓勵政策,國家從2009年開始,相繼推出了汽車購置稅減征、汽車下鄉補貼、以舊換新補貼等一系列的臨時措施,并在當年實現產銷1000萬輛而坐上全球車市的頭把交椅。2010年,雖然購置稅減征政策縮水,但得益于“汽車下鄉”和“節能惠民補貼”給力,以及剛性需求的進一步釋放,更成就了產銷突破1800萬輛的奇跡。
截止目前,“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節能車型已達427款,享受到節能惠民補貼的車輛也已接近400萬輛。隨著第六批節能惠民車型的出臺,有關“節能惠民政策”去留的討論也甚囂塵上。筆者認為,與車購稅減征、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鼓勵汽車消費政策不同,節能汽車補貼政策的目的不是為了鼓勵擴大汽車消費,而是節能減排的引導作用。 即便有一天節能補貼取消,經銷商也會采取一些針對性的促銷,再加之下半年競爭壓力,后期車市的助推力度并不會因此有明顯的減弱。
目前400多款入圍節能產品惠民的車型幾乎囊括了市場所有熱銷的車型。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節能補貼還應像購置稅優惠那樣,讓老百姓省得明明白白,實實在在。從這個角度來看,優化目前補貼發放的形式,如通過銀行、財政部門等第三方來執行,顯得更切實可行。
而作為節能惠民工程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長安汽車旗下所有的車型都進入了推廣名錄,成為國內首個全系產品入選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車企。補貼效應在帶動奔奔MINI和悅翔等熱門車型受到消費者追捧的同時,長安汽車也在加快推進著節能產品和技術,這其中就包括CX30高配車型中搭載的STT智能節油系統。STT(智能節油系統)是長安汽車與BOSCH聯合研發的弱混系統,尤其適合走走停停的城市路況,與傳統汽車相比最多可節油8%左右。弱混技術已經被證明是目前最可靠、最易商業化、也最為經濟適用的節能環保技術。節能減排的產品結構調整上,長安已經走在了前頭。
總之一句話,節能惠民是國家為了鼓勵小排量和節能減排而制定的引導性政策,當市場的注意力和廠家的研發力量等逐漸轉移到節能減排上后,節能惠民補貼考驗的將是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掌控市場的定力??v觀車市未來發展,決定車市持續發展的推手是技術和品質,而非價格。政策“裸泳”無傷大雅,不習水性卻是致命的。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