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市場燃油價格近來波動起伏,不斷攀升,使節能汽車落地問題更加突顯。隨著汽車消費和保有量的增加,能源與汽車消費之間的矛盾將日益激化。燃油價格的波動、攀升無論對我國宏觀經濟還是微觀經濟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毫無疑問,燃油價格的上漲將會增加汽車使用者的成本,阻礙汽車需求量的增長,可能因此使汽車制造業遭受沉重打擊,從而影響到整個產業的運行態勢和發展環境。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國機動車消耗了全國汽油總產量的85%,柴油總產量的42%。汽車將成為石油消耗增長的主要因素。顯然,如果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方針和戰略部署不進行相應調整,汽車生產設計上不采取有效的節能措施或者使用替代燃料,形成燃油危機將不可避免。
殊途同歸 一百多年來,交通運輸工具的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一直是整個技術革命中突飛猛進且最激動人心的部分,相比較而言,汽車的技術進展恐怕是最為緩慢且微不足道的。除了車輛外形臉面在不斷輪回中改變著模樣外,其內部結構,尤其是動力系統,并沒有出現什么革命性的創新或突破性的改進。
上
世紀七八十年代曾一度被寄予厚望而投入可觀的高熱效率陶瓷
發動機,今天看來已是煙消云散。電動車的研發也已經持續了近40年,但大規模、大范圍的產業化和商業化仍有待時日。雖然以電子技術為核心的各類高新技術的采用,使上世紀90年代以來,汽車的排放物總量比過去減少了大約60%,汽車的能源消耗減少了50%,汽車的安全性提高了50%,但具有革命性的突破仍然是人們的期待。
發展節能清潔汽車,一種路徑是探索針對汽車動力的完全創新,從根本上改變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以更低的能量消耗獲得更高的動力性能,類似于噴氣式飛機對螺旋槳飛機的替代。在這一路徑上,最具前景的是電動車,包括燃料電池車、純電動車和太陽能電動車等。第二種路徑是尋求對目前最廣泛采用的內燃發動機進行改造,使之性能得到較大改善。這一路徑上又有兩種思路。一是提高熱效率,力求用更少的燃料獲得更大的動力,比如陶瓷發動機的研發等;二是用更便宜、更充裕、更潔凈的動力燃料替代汽油,如使用乙醇、天然氣、綠色柴油等。此外,還有把上述兩種路徑結合起來的
混合動力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