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現代剛剛宣布“壓箱”之作國產圣達菲(SantaFe)將于今年上半年上市,韓國現代-起亞就于4月6日搶先一步把進口圣達菲放到中國。
同為現代圣達菲,幾乎同時兩路出擊中國,再次引發了業內對現代(中國)復雜布局結構的擔憂。
落子之惑
原本寄希望于國產圣達菲帶來銷售增長,從而鞏固其在韓國現代在華體系地位的華泰現代,現在笑不起來了。
國產圣達菲還未露面,剛在韓國上市不久的新款圣達菲,卻以進口的方式搶先登陸中國。4月6日,韓國現代-起亞在北京宣布,正式將現代新款圣達菲引入中國,前期推出的車型裝配了2.7L汽油發動機。
而在不久前,華泰現代汽車相關負責人曾向記者表示,華泰現代的國產圣達菲SUV將在今年6月份正式上市。而即將推出的國產圣達菲,是華泰現代于去年底獲得韓國現代05款圣達菲生產權之后的改進車型。
據了解,去年12月,韓國現代與華泰在韓國簽訂協議,確定將05款圣達菲放在華泰現代生產,其中包括配備2.7L汽油發動機和1.9L柴油發動機在內的8款車型。“國產圣達菲將進行多項技術改進,配置高于05款圣達菲。”華泰現代一位內部人士如是表示。
進口和國產兩個版本圣達菲將共同出擊國內SUV市場,如何避免自相殘殺成為擺在現代(中國)面前的一個難題。
“進口圣達菲是一款從外形設計到發動機技術都經過全新研發的車型,而華泰現代的圣達菲只是對老款進行了簡單改進。”現代-起亞(中國)整車事業部相關負責人李小姐說:“從價格上看,進口圣達菲頂級配置的售價為31.08萬元,而從此前05款2.7L圣達菲在中國的銷售價格(23.5萬元)來看,華泰現代的國產圣達菲的價格應該不會超過23萬元。因此嚴格意義上說,這是兩個不同檔次的車型。”
華泰難題
然而,記者從一位已經提到進口圣達菲現車的經銷商負責人處了解到,雖然新上市的進口圣達菲是一款由韓國現代耗時兩年多時間開發的全新車型,但從“新、舊圣達菲在韓國的售價看,折合人民幣大約為20萬元和16萬元。”兩者之間的價格差距并不大。
受4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消費稅的影響,排量為2.7L的SUV產品,稅率由原來的5%上漲到12%。“7%的稅率增幅對華泰現代而言,增加成本會很大,他們勢必也會將一部分成本轉移到車價里,因此兩個圣達菲之間并不會產生太大的價格差異。”陽光凱迪顧問公司汽車事業部總經理陳育松說。
實際上,為避免消費者對兩款圣達菲產生“混淆”,華泰現代的內部人士也表示:“國產圣達菲本來想起用‘06款圣達菲’這個名字,現在不準備用了,今后可能就叫‘圣達菲’。”而據記者了解,現代-起亞進口圣達菲的名字也最終確定為“新勝達”。當然,兩者的英文名稱依然同為SantaFe。
根據全國乘用車聯席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作為幾個主要生產SUV的企業之一,華泰現代2005年的SUV銷量為5738輛,該數字遠低于這些SUV生產企業的平均水平。今年,由于有了圣達菲的生產權,華泰現代把2006年的產銷目標一下子提高到18000輛。然而,進口圣達菲的出現讓華泰現代倍感壓力。
為此華泰現代必須尋找出路。據華泰現代相關人士透露,國產圣達菲上市后,將主推裝配1.9L柴油發動機的車型,而不是把重點放在與進口圣達菲排量相同(2.7L)的車型上。“因為理論上講,1.9L排量的國產圣達菲價格會更低。”
現代心思
為了實現其2010年成為世界第五大汽車制造企業的目標,現代(中國)已經布下了嚴密的棋局: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兩家合資企業主要負責生產乘用車,廣州現代主要負責生產商用車。但此前通過引進SUV車型,達成了技術合作聯盟方式的華泰現代,卻成了現代(中國)體系中的“庶出”。
從2003年正式授權給華泰生產之前,圣達菲以進口形式在中國累計銷量位居進口中高檔SUV榜首。“把這樣一款車交給華泰生產,說明現代還是認可華泰戰略價值的。”陽光凱迪市場顧問公司汽車事業部總經理陳育松認為,僅有一款特拉卡,華泰的處境已愈發艱難,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壓力下,圣達菲對于華泰來說是難得的補品。
然而,現代-起亞(中國)李小姐也表示:“進口圣達菲上市后,將在利用今年剩下的不到9個月的時間完成10000輛銷量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甚至比華泰現代去年全年的SUV銷量還要高。
“進口圣達菲的上市顯然把現代扶持華泰現代的意味沖淡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師賈新光認為,“現代(中國)還是以合資企業為重,由于華泰現代自身優勢相對較弱,所以對現代而言,更多的還是一種補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