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克萊斯勒300C
和歐美市場的蒸蒸日上相比,全球第五大汽車公司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下稱“戴-克”)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可謂黯然失色,一度甚至傳出戴-克全線撤出中國的消息。但是,倔犟的新任總裁蔡澈,顯然不愿放棄中國這個寄托戴-克集團未來希望的重要市場。他去年新上任后,接連撤換多位在華要員,欲以“鐵腕”促使戴-克起死回生。
艱難的開局
昨天,克萊斯勒經典車型PT漫步者正式在全國各地上市,這款車是繼去年11月份國產300C上市后第二款克萊斯勒品牌車型。經過漫長彷徨之后,克萊斯勒開始在進口和國產兩個陣地發動全面進攻。
但是,克萊斯勒的進攻加速無法掩蓋戴-克集團層面的整體落伍。1月初,戴-克福建項目終于獲得“準生證”,由于審批及戴-克亞太地區決策上的遲緩,原計劃在2006年就應投產下線的商用車凌特不得不推遲到2008年。
實際上,福建項目的姍姍來遲,只是戴-克近年來在華發展緩慢的一個縮影。
作為最知名的豪華車品牌,戴-克錯過了中國汽車業的“春天”。它的姍姍來遲和復雜的歷史以及糟糕的戰略有關。施倫普(戴-克前總裁)這個固執的德國老頭是戴-克中國戰略的締造者,他在2004年宣布導入奔馳和克萊斯勒之后,戴-克在華新的一頁并沒有因為奔馳品牌的強勢而順利展開,反而在國產基地選擇和產品導入上一拖再拖。
直到去年11月份的北京車展才成為一個轉折點,克萊斯勒300C(克萊斯勒300C新聞,克萊斯勒300C說吧)和奔馳E級紛紛下線。在車展前夕,蔡澈出乎意料地調整了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探路者之一奔馳品牌的首席執行官韓力達。在短短半年時間內,蔡澈接連換了戴-克東北亞區總裁、戴姆勒-奔馳中國區負責人和克萊斯勒中國總裁三位要員,這個土耳其出生的“悍將”揮刀整肅戴-克在華管理層的目的顯而易見。
蔡澈是去年北京車展上唯一一個親自到場出席的汽車企業全球總裁,他率領戴-克董事級高管悉數而至,反復表達了克萊斯勒重返中國的信心和決心。在隨后一個星期里,擱置近3年的奔馳商用車國產計劃有了新進展,戴-克入股福田24%股權一事顯山露水,現在只等一紙批文。
希望和風險并存
2007年的戴-克還遠不到收獲季節。
旗下國產奔馳還沒下線,就已開始遭受寶馬和奧迪的輪番攻擊,加上虎視眈眈的日系豪華三雄(Lexus、Infiniti和Acura),豪華車市場2007年肯定有一番惡戰。一向不屑也不擅長價格戰的奔馳雖然在品牌優勢上其他品牌無法企及,但這個不追求銷量的品牌在中國遭遇的問題有兩個:一是豪華車消費者日益被紛繁的價格戰蒙蔽了雙眼;二是糟糕的政府關系使得奔馳在它最為擅長的政府采購上步履艱難。
種種跡象表明,隨著去年施倫普的離任,繼任者蔡澈已開始重新審視戴-克在中國的布局,并放棄施倫普對中國市場的傲慢與偏見。他上任后的戴-克明顯加快了在華進程。北京奔馳向《第一財經日報》提供的數據顯示,奔馳E級轎車在中國內地2006年度銷售總量超過5500輛,比上一年增長89%,直逼目前排名第二的寶馬5系。
但是,奔馳在C級市場上全面落后于寶馬3系,目前仍苦苦尋找完美根植中國的良方。而且,戴-克旗下其他幾個品牌如克萊斯勒、吉普等在國內幾乎一片空白,其中吉普在一系列打擊下幾乎失去競爭力。
“我們今年的投入力度將是空前的,且各大品牌車型投放數據將在兩年內翻兩番。”昨天,在PT漫步者上市現場,克萊斯勒中國總裁艾思孟告訴記者。面對復雜的中國市場,這些戰略目標能否實現還未為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