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全面越級 B50的“夢想”有多遠?原創
羽泉為奔騰B50創作的最新單曲《我們》,還無法在百度上搜索到。不過兩人在現場演繹的感覺確實不錯,這是一首值得推薦的歌曲。不由想到,在我還是高中生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憑借著《最美》而實現了他們的音樂夢想,并且一路走到今天,成為了到目前為止中國內地最成功的組合。而眼下由他們代言的B50和一汽奔騰品牌,卻只有夢想,還沒有到達“實現”的那一天。奔騰和一汽距離“夢想”還有多遠?B50能否幫助一汽奔騰,在實現“夢想”的路途上更進一步?
借助798,奔騰正在追求著它的“夢想”
在我看來,想要實現“夢想”,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擁有一張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
產品好不好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完善的銷售渠道,沒有良好的管理體系,那么產品再好也無濟于事。奔騰B70推出至今怎么也有近兩年的時間,但是銷售渠道的建設卻并沒有像國內其他主流自主品牌那樣迅速。到目前為止,一汽奔騰官方網站登記在冊的4S店不過102家,除西藏、港澳臺之外,有近一半的省級行政區內,僅有一家直屬專營店。即便到今年年底,一汽奔騰的網絡終端數量也僅為150家左右。這樣的網絡布局本身,就不利于產品的推廣和售后服務的跟進,于是眾多原本有意于奔騰的客戶,轉而投向了其他更具網絡規模的品牌。
不管怎么說,奔騰也是中國汽車工業“老大哥”一汽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經濟實力和品牌號召力理應比奇瑞吉利這樣白手起家的“農民兄弟”要好得多,但這樣的網絡建設速度,多少有些說不過去。另外,由于網點較少,在一些對車型需求較大卻沒有4S店的地區,就會出現一些并不太正規的二級經銷網點,這些網點在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無法做到直營店的高度,也就容易產生糾紛,進而對品牌形象造成負面影響。而品牌價值的塑造,又是每一個新品牌在建立初期,最最需要注意的部分,砸招牌的事,哪個商人也不愿干吧。
這還只是網絡的建設問題。網絡質量的對比,是更為重要的一環。B70和B50所要沖擊的10—18萬價格區間的市場,云集了國內近二十家主流汽車廠商的數十款車型,其中相當一部分車型的名號都遠高于B70與B50,這就意味著,對于普通消費者,知名品牌的知名產品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心理優勢,奔騰的產品要想獲取客戶的信任,就必須扎扎實實地把現有的網絡經營好,用更高的標準來規范每一個經銷店的運營,再加上奔騰原本就不是定位于低端的品牌,那就更有義務做到令客戶滿意,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產生好感,進而對產品產生認同感。只是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一汽奔騰在經銷網絡服務方面,推出過一些較有特色的口號或品牌。顯然,奔騰的一汽還需要“策馬揚鞭”。
國際化戰略和“全面越級”的定位,是B50最大的砝碼
然后我們再來談談B50這個車,一個看上去大有來頭,實則比較陌生的車
不是嗎?知道的人,都知道它來自大名鼎鼎的一汽。可是,又有幾個人知道它的出身?它和B70又有什么樣的關系?
實際上,說到底,B50就是一個縮小版的B70。因為它同樣來自上一代的馬自達6平臺,沿用了馬6經典的轎跑化底盤,前雙橫臂式獨立前懸架帶橫向穩定桿,后E型多連桿式獨立后懸架帶橫向穩定桿,就連軸距也和馬6、B70一樣,2675毫米。只不過一汽與意大利IDG公司聯合開發的外形,讓它依然身處A級車陣營。它的“心臟”部分,采用了大眾經典的EA113發動機,也就是目前裝備與速騰上的1.6升2氣門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76千瓦,最大扭矩145牛米。變速箱則采用了日本愛信自行研發的6檔手自一體變速器,另外還提供大眾的MQ200型5檔手動變速器。再加上諸多零部件供應商來自海外,也就使得B50成為了一汽奔騰“國際化戰略的新杰作”。
當然,盡管同出一門,一汽奔騰對于B50和B70的定位仍然有著明顯的不同,利用車身的差異化設計,B50被明確定義為一款針對A級車市場的產品,一如馬自達6提出的“A級車+1萬元買B級車”的概念,B50也希望通過車身參數、底盤結構等方面的優勢,實現與同級車的差異化競爭。
只不過,在官方的宣傳稿中,關于“國際化戰略”的闡述中并沒有看到本土技術在車輛核心制造領域的應用,另外,一汽奔騰宣稱的“1.6L之王”的口號,還需要實踐的檢驗才行。
9.88—12.58萬,消費者期待一汽奔騰更具誠意
可以負責任的說,僅看外形,奔騰B50似乎值得消費者掏出這些銀子去購買。但一輛車畢竟不僅僅是外形,它的內在、它的品牌價值,都是決定其定價的因素。B50雖然車身鈑金、內部裝配工藝等方面已經達到了同級車中高階的水準,雖然有著諸多國外技術的支持,但是內飾用料方面的稍顯廉價、配置方面的無甚優勢,以及并不高的品牌附加值,都在事實上制約著B50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格認同。換句話說,在這樣一個價位下,如果B50能夠提供更為出色的內裝感受,那么就有可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同。
更重要的是,在這樣一個價格區間內,可選擇的產品既有諸如新飛度、POLO這樣的高端A0級小車,也有悅動、凱越這樣的超主流A級車,還有一個更大的自主品牌駿捷。消費者完全可以從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再加上之前提到的網絡問題,絕大部分品牌和產品,都不遜于奔騰。那么對B50而言,它要面對的挑戰也就異常困難。至少目前看來,我無法像預測其他車型那樣預見到它的月銷量會有多少,但借鑒有幾分相似的華晨駿捷,恐怕數字并不會令一汽奔騰的領導們滿足。
羽泉的《我們》很好聽,但愿B50也能帶來好收成
B50只是一個階段,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一汽自主品牌真正的“大哥”風范
我們之所以關心一汽奔騰,就因為它是我國汽車工業“長子”的產物。只是作為一汽自主品牌奔騰的第二款車型,B50仍然有著濃重的“國際化”特征。這與我們廣大汽車愛好者們對“自主品牌”的理解尚存在一定的距離。自從我們發現,原來汽車消費距離我們并不是那么遙遠,我們就憧憬著民族化的、本土化的汽車工業有朝一日能夠大展宏圖,只是先機并不是一汽、二汽這些“老臣子”們創造的。但這僅僅是“先機”的創造,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有著豐富的合資經驗,我們當然希望“長子”在自主品牌的研發道路上后來居上。只不過在開放的充滿競爭的市場中,人民的厚望不能當飯吃,唯有用心做、做出經得起市場考驗的產品,才能讓自己的品牌不斷提升競爭力。
所以我認為,B50只是一汽自主品牌第一階段的產物,作為產品要進入同級車的主流,還差點火候,需要一汽奔騰各個環節的不斷提升。而要真正的實現“夢想”,實際上也得靠自己不斷努力才行。
想看更多原創評論,請點擊這里進入評論中心
-
1
速騰 12.79-17.2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朗逸 7.999-15.1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秦PLUS 7.98-17.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卡羅拉 11.68-15.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寶來 11.29-14.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軒逸 10.86-17.4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高爾夫 12.99-16.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思域 12.99-18.7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奧迪A3 16.59-25.13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榮威i5 6.89-9.0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濂旇吘鏂拌濺錛?/span> 鎮︽剰03 濂旇吘灝忛┈ 濂旇吘T90
濂旇吘鐑棬杞﹀瀷錛?/span> 濂旇吘B50 2019嬈?1.6L 鎵嬪姩綺捐嫳鍨?/a> 濂旇吘B50 2013嬈?1.8L 鑷姩灝婅吹鍨?/a> 濂旇吘B50 2009嬈?1.6L 鎵嬪姩灝婅吹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