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昨天發布信息透露,今年第四季度很多汽車生產企業實際上已經出現虧損或到了虧損的邊緣,估計全國處于虧損狀態的汽車企業有10多家,中外合資企業占了相當數量。
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透露,由于大打價格戰,今年汽車工業的利潤與去年相比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乘用車市場。降價使第四季度的利潤最多占全年的15%。由于明年世界鋼材需求旺盛,供應出現短缺,價格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加上國內水電煤的漲價,生產成本將繼續增加,因此汽車行業總利潤水平將繼續大幅度降低。但是這不會使價格戰偃旗息鼓,因為有些企業打起價格戰從來不計后果。明年乘用車行業的虧損企業數量將進一步增加,合資企業由于成本較高可能更加困難。從目前來看,已經有多家知名合資企業已經處于虧損狀態。
大量壓庫存的現象在今年國內車市越演越烈。聯席會指出中國乘用車企業營銷機制的問題很大,銷量不真實的程度已經到了極點。為了完成或接近全年的生產目標,本年度生產商壓
經銷商吃進庫存的力度比去年大大增強。根據12家汽車
廠商的統計,在最后兩天的銷售中,完成了全月40%的銷量。在12家主要汽車廠家中,60%以上的廠家在壓經銷商大量吃庫存,有的企業月銷量的60%以上是在最后兩天實現的。11月的前三天,12家汽車廠商的銷量僅有1萬多輛,平均每天銷售3500輛,而11月最后兩天這12家企業,平均每天銷售3萬多輛,在一月內月底和月初日銷量相差9倍。
據統計,本月全國轎車銷量19.77萬輛,同比上升4.6%,銷量數量超過去年同期。聯席會預測,由于12月份的銷量很難超過去年同期,全年乘用車銷售245萬輛的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