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公司奇瑞準備向美國出口汽車的消息在美國引起很大的興趣。不過,美國汽車市場專家認為,雖然中國汽車進軍美國市場是遲早的事情,但奇瑞汽車的嘗試能否成功現在還很難預測。
兩年內引進五款車
美國夢幻汽車公司表示,已經和中國奇瑞汽車公司達成協議,夢幻將作為奇瑞汽車的經銷商在兩年內開始在美國銷售奇瑞汽車。
這條消息在美國汽車市場上引起廣泛的關注。夢幻公司因此而收到無數電話詢問。因電話太多,無法與夢幻公司負責人取得聯系。不過,在夢幻公司發布的消息中,夢幻執行長布魯克林表示:“我們已經和奇瑞簽下北美地區的專賣權,預計在2006年引進五款新式樣,2007年1月開始對外銷售。”
布朗:靠低價未必行得通
對于夢幻的計劃,受采的美國汽車專家大多認為可能過于大膽,落實起來難度太大。美國著名的汽車市場專家、加州水星汽車研究公司研究員韋斯利·布朗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奇瑞公司雖然表示其產品標價可能低于市場30%,價格優勢明顯,但由于低檔汽車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光靠價格優勢也不一定能行得通。
布朗說:“困難的地方是,這個市場非常擁擠。像雪弗萊等許多公司都在琢磨低端市場,也就是汽車市場的入門這一塊。本田公司準備推出低于小型轎車‘喜梅’的新產品,豐田已經推出了比‘ECHO’更小的轎車‘SCION’。目前低端市場的活動十分活躍,新來者要單靠價格優勢很難成功。”
羅比內特說:“奇瑞與夢幻的布魯克林合作可能會在美國市場取得一些成功,因為布魯克林在引進低端汽車產品方面有一些經驗。但問題是,他們的增長目標太過大膽,第一年就要銷售25萬輛。這幾乎是無法實現的。他們如果不修改計劃,肯定會失敗。應當著眼于長期。”
羅比內特認為,布魯克林希望沿用韓國現代汽車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的模式,這個設想是有道理的。但是,他指出,現在的美國市場和上世紀80年代大部分相同。奇瑞汽車要取得成功就必須向美國消費者證明,它不僅價格低,而且質量好,性能可靠,擁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柴爾德:令人意外
美國有影響的《汽車雜志汽車新聞周刊》的國際市場編輯查爾斯·柴爾德認為,中國的汽車市場在最近兩年的確發展很快,吸引了世界各國的投資。行家們都隱約地感到,中國出口汽車的日子可能不會遠了。
但是,柴爾德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談到他看到奇瑞準備出口汽車到美國的消息時卻依然感到非常意外。
柴爾德說:“這的確令人意外,因為奇瑞是一個很小、很小的中國汽車公司。1997年才建立,出產的汽車品種也很少,2003年的銷售量只有9萬輛。這么一個年輕的公司要往美國出口汽車,這將是一個極其巨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