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因素:落地繳稅,許可證延期,品牌代理制度
1.落地繳稅
過去,經銷商只要向銀行繳納一定的保證金,銀行就能替經銷商出錢把車買到國內并存在保稅區內,保稅區內的汽車是不用繳納關稅的,等到經銷商找到客戶,再用客戶的購車款去繳納關稅和給銀行補齊車款。
如果要實行落地繳稅的話,經銷商必須先繳齊關稅才能拿到車,之后再去找買主。汽車保稅區也將取消。這樣經銷商的資金壓力就會加大,經營成本從而上升。而上升的成本最終要轉嫁到客戶頭上,進口車價格也就由此上升了。
簡評
對進口車經銷商的資質的考驗,可以進一步規范市場
2.品牌代理制度
根據2004年10月15日完成意見征求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草案)》規定:“汽車供應商對未經汽車品牌銷售授權或不具備經營條件的企業,不得提供汽車資源。”這意味著,進口車經銷商首先要獲得生產企業的品牌授權,在此基礎上還要具有一定的經營條件,也就是經營實力。所以一些小規模的經銷商不得不面臨退出的局面。
一些小經銷商正是因為擔心2005年得不到經營權,而在2004年底大規模甩貨,造成部分車型的價格混亂。
將來一旦這個政策正式實施,很多小經銷商將被淘汰出局,大規模的集體甩貨的情況肯定會少很多,進口車的價格也就趨于穩定。
簡評
能淘汰一批小經銷商,今后的價格可能不會再有太大的波動
3.許可證延期
2004年12月28日,商務部召開發布會,宣布許可證的有效期延長到2005年6月份,這對認為許可證將在2004年底作廢的經銷商來說是救命的稻草,僅過了兩個小時,就有豐田經銷商將豐田佳美的價格提高了7000元,緊接著,奔馳、寶馬、奧迪等進口車經銷商都將自己手中的汽車價格在原價基礎上漲了幾千到幾萬元不等。因此,許可證延期讓一些經銷商有了緩手的時間,部分進口汽車的價格由此上漲。
簡評
對壓貨的經銷商來說,時間仍然不是很充裕
不確定因素:匯率的變化
匯率的變化
人民幣匯率始終與美元保持一樣的步調,因此,美國車進口價格基本穩定。而德國車和日本車才是中國進口車的主力。當美元走強時,日元或歐元就會走弱,這樣,日本車或德國車的進口成本價就會下降;反之,就會上升。
簡評
由于涉及的方面很多,匯率變化是最難預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