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兩會”的許多自主品牌汽車公司的代表和委員都懷著興奮的心情期待提了多年的議案——“兩稅合并”稅收方案能夠在本次會議上獲準通過。長期以來,兩稅之間的巨大差異成為諸多行業爭議的焦點,而種種信息表明:“兩稅合并”實施已經步入倒計時。" />
奇瑞A3
如果得以實施,自主品牌有望成為最大受益者
參加“兩會”的許多自主品牌汽車公司的代表和委員都懷著興奮的心情期待提了多年的議案——“兩稅合并”稅收方案能夠在本次會議上獲準通過。長期以來,兩稅之間的巨大差異成為諸多行業爭議的焦點,而種種信息表明:“兩稅合并”實施已經步入倒計時。
2006年12月24日,旨在對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并軌的“兩稅合并”議案——企業所得稅法草案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首次審議,草案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統一為25%。按立法程序,草案將提交2007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如果通過,將在2008年1月1日實施。
超國民待遇的今與昔
自1994年中國實行內外兩套企業所得稅制開始,外資企業就擁有了“超國民待遇”,而十幾年來,內資企業一直期待著能與外資企業在稅率上平起平坐、公平競爭。
據了解,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為吸引外資,中國一直給予外資企業10多種稅收優惠待遇。國內現行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外資企業享受24%或15%的優惠稅率,內資微利企業享受27%和18%兩檔照顧稅率。而且,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名義稅負為15%,實際稅負水平為11%;而內資企業名義稅負是33%,實際稅負為23%,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實際稅負水平更高達30%,兩者相差10多個百分點。
這種對內外資企業稅收上的嚴重不公平,使得國內企業難以提高自身競爭力。不過,去年以來,隨著國家醞釀調整關于合資公司和內資企業之間長期不合理的稅收差異,在我國企業中存在著兩套企業所得稅法的狀況有望得到改寫。
2006年12月24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舉行,在本次會議中,新的企業所得稅法草案被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首次審議,由于草案的核心指向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統一為25%,但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將實行20%的照顧性稅率,同時對老外資企業實行3~5年的過渡期。2006年12月24日,“兩稅合并”首次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審議,將提交2007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政協委員、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更是多年來每次參加“兩會”必提“兩稅合并”提案,這次他也不例外,李書福在政協會議上明確表示,“我的提案不是為吉利而提,也不是為了汽車而提,它所包含的是全行業,不光是汽車業!痹诶顣?磥,“兩稅合并”的改革,將關系到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平等競爭問題,外資企業和中資企業的平等競爭問題。去年“兩會”期間,江淮汽車(行情論壇)董事長左延安在其《對自主品牌政府不能只喝彩不落實》的提案中,對國家相關政策中關于稅收政策放在了重要位置。
自主和合資博弈
“兩稅合并”將對目前實施多年的稅收政策產生巨大的影響,以汽車行業為例,一旦“兩稅合并”方案實施,對于目前合資汽車公司和自主品牌汽車公司的利潤將產生此消彼長的局面。
從目前的汽車市場看,在華獲取利潤已經成為多數國外汽車及零部件集團的重要來源。目前,合資汽車企業占據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大半江山,“兩稅合并”后,此類企業的所得稅稅率將由15%調整到25%,而內資汽車企業的所得稅稅率將由33%降至25%。包括長城、哈飛、奇瑞等自主品牌汽車公司均表示“兩稅合并”應該是中國汽車“翻身”的一個機會。
2005年1月12日此后不久,54家在華投資的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向財政部、商務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提出書面意見,要求延長稅收政策優惠期,對中國要實行“兩稅合并”,表示了不同意見。他們紛紛在不同場合表達了對“兩稅合并”可能影響外資引入的擔憂,“兩稅合并”的草案最終擱淺。
不過,對于即將通過實施的兩稅變革,記者就“兩稅合一”的傳言向多家跨國公司詢問,這些跨國公司的發言人均謹慎地表示“目前無法評論”,以“具體細則未出臺”為由拒絕發布觀點。不過,不少專家認為,一旦稅收政策發生較大的調整,不排除跨國公司對長遠的投資計劃進行調整,“目前,隨著印度近來的崛起,印度開始威脅中國的投資地位,一旦中國的稅收政策對外資公司不利,不排除這些跨國企業會轉移投資!弊蛱,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說。
不過,更多的專家認為改變稅收政策是大勢所趨,不會根本性改變中國的投資環境。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認為,“如果采用25%的統一稅率,將非常也有利于中國內資汽車企業的發展。而那些進駐中國的各大跨國汽車企業集團也不會因為這區區10%左右的稅率,而放棄他們已經并將繼續在中國獲得的豐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