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裝猛男 上汽MAXUS D90 Pro越野體驗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定位硬派SUV的上汽MAXUS D90 Pro在昨天正式上市,官方售價17.98-27.98萬元。D90 Pro使用了非承載式車身,搭配上2.0T雙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8AT自動變速器以及全地形智能適時四驅系統。官方表示D90 Pro的越野性能是相當出色的,今天我們就把D90 Pro拉到越野場地上,看看它是否名副其實。
![]() |
上汽MAXUS D90 Pro車系頻道 | 參配 | 圖片 | 點評 | 論壇 | 經銷商 商家報價:17.98~27.98萬更多優惠信息> | 分期購車獲取低價 |
越野性能是D90 Pro最核心的賣點,所以我們先拋開外觀內飾,直接來看D90 Pro這部分的表現。D90 Pro共有三款發動機:2.0T單增壓柴油/2.0T雙增壓柴油/2.0T汽油,而搭配的變速器均為來自ZF的8AT手自一體自動變速器。
三款發動機中性能最為強悍的是2.0T雙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其峰值扭矩達到了480N·m,并且也滿足國六b排放標準。這具2.0T 雙渦輪柴油發動機隸屬上汽π系列,是上汽集團自主研發的產品,其采用了博世2000bar高壓共軌、霍尼韋爾雙渦輪增壓等技術。其實性能是其中一個亮點,而滿足國六b排放則是另外一個亮點,這也是同級產品中少有已經開始量產銷售的柴油國六b發動機。
在底盤方面,D90 Pro使用了全封閉式梯形車架,也就是非承載式車身,當然在當下并非只有非承載式車身才能擁有優異的越野信息,舉個栗子就是全新一代的路虎衛士也開始使用承載式車身結構。不過有了非承載式車身其底盤高度和抗扭性方面表現都會有保障,對越野有正影響。D90 Pro前懸架為雙叉臂、后懸架為五連桿整體橋。
D90 Pro另外一個亮點就是四驅系統。D90 Pro擁有后驅、分時四驅、全地形智能適時四驅四種驅動形式。其中分時四驅各位也不陌生,也就是需要手動切換的四驅模式。而全地形智能適時四驅這個花樣就比較多了,雖然名字上是適時四驅 ,但這跟平常城市SUV那種橫置發動機的適時四驅并不一樣。D90 Pro的全地形智能適時四驅系統使用的是博格華納TOD技術,這是給前置后驅車型使用的適時四驅系統,使用這套四驅系統的車型還有哈弗H9、H8和福特撼路者。
這套適時四驅系統也擁有分動箱,分動箱內通過鏈條將動力傳遞至前軸。而控制前后軸扭矩分配的是電磁多片式離合器,前后軸扭矩可以實現0:100-50:50的分配,也就是說前軸最多可以獲得50%的扭矩。這具分動箱帶有低速四驅(4L)擋位,可將扭矩放大2.5,這樣能夠增強車輛的爬坡能力。
D90 Pro的全地形智能適時四驅系統自動、節油、運動、雪地、泥地、沙地、巖石七種模式,無論是專業人士或是小白這套系統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另外D90 Pro四驅系統都帶有機械牙嵌式后差速鎖,在有需要時可以手動開啟,這樣后橋兩個半軸就會剛性連接,即便是后輪一側打滑也能實現脫困。這個后差速鎖其實是相當實用的,尤其是面對交叉軸這樣的路況。
為了體驗D90 Pro的越野實力,我們來到了越野場地。其實在開始前我就能預料到D90 Pro并不會有什么意外出現,畢竟硬派越野車的硬件都出現在D90 Pro上,面對常規的越野路面還是十分有底氣的。
剛開上手你的第一感覺會D90 Pro的轉向特別的輕,這種轉向力度甚至要比一些城市SUV都小,但在轉向時車輪的指向性并不明確,這在城市公路上行駛時其實并沒啥問題,還會讓駕駛員更加輕松。但在越野時轉向手感的缺失倒是不那么的方便,有時候你會不知道方向盤該往下打多少才對。一般來說硬派SUV的轉向手感都是偏重的,但D90 Pro這樣逆其道而行是因為廠家兼顧到了日常公路使用。
D90 Pro給人印象深的第二點,就是這具2.0T雙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畢竟賬面數據就擺在那,所以實際的表現也不會遜色太多。在油門初段動力已經會明顯涌現,在爬坡時如果油門控制不夠細膩的話,動力輸出就不太好掌握。其實廠家想要讓消費者體驗到這具發動機強大動力的出發點是沒錯的,但動力輸出如果可以更為線性一些的話,相信會是錦上添花。另外在體驗的過程中,我也沒試過全油門輸出,最多2/3油門就可以解決爬坡,從側面也體驗出了這具柴油發動機動力儲備的豐沛。
而遇上炮彈坑和有溝槽上爬坡情況,D90 Pro也并沒有太多掙扎時間,只要穩住油門把控好方向,四驅系統就會自動分配好前后軸動力幫助你脫困。在測試的全程中我使用的都是AUTO自動模式,并且沒有開啟后橋差速鎖,所以遇到單輪打滑的情況,電子限滑系統就會介入。D90 Pro的電子限滑反應比較迅速,車輪打滑后,很快就會制動控制打滑的車輪,將動力分配至有抓地力的車輪。
另外體驗的這臺D90 Pro屬于頂配車型,搭配的是倍耐力蝎子AT Plus輪胎,相比普通版車型的HT胎,它在泥濘地的抓地力表現會更好。更多時候其實并非是車輛的越野性能不夠好,而是最基本的鞋子——輪胎都沒給汽車換好,這又怎能讓車輛發揮出最大性能呢?這就好比讓籃球運動員穿上了洞洞鞋打球,顯然就是不科學的。所以有心要闖越野爛地的SUV朋友好歹也上個AT胎,如果要挑戰難度更高的越野場地則需要MT胎。
而對于涉水的路況,其實一般情況下如果水不是太深、泥不太軟的話,即便是兩驅車也能正常通過。但遇到較深的水坑時,硬派SUV的高車身會給你更多的信心去通過。另外D90 Pro的最大涉水深度為800mm,從參數上來說也沒有落后于同級。當然,今天的體驗中是不會挑戰這么深的涉水,因為場地沒有這條件……。
另外D90 Pro還擁有陡坡緩降以及360°環視功能,在下坡時也可以很好地輔助駕駛員。這兩項配置在城市SUV中也相當流行,事實上現在SUV中會有那么一點城市SUV硬派化、硬派SUV城市化的感覺,這大概是因為消費者都希望自己的SUV既能上山涉水也能舒適開公路。
其實上面的越野場面對于D90 Pro來說并沒有任何壓力,難度更高的長陡坡和交叉軸因為前幾天下暴雨的原因,場地出現較深的溝槽,所以我們沒法去挑戰。牛刀小試,D90 Pro在越野場地上的表現,也讓我更加希望去進一步去挑戰D90 Pro的越野實力,接下來我們會保持對D90 Pro的關注,拿到試駕車第一時間就會做更全面深入的越野和性能測試。
其實D90 Pro外觀還是延續了D90的設計,基本上沒有作太多的改動。但我拍攝的這臺屬于頂配車型,所以外觀上增加了越野和熏黑套件,相比普通版車型其外觀會多了越野輪眉、亮黑中網等等。這些元素添加在D90 Pro身上,就讓這臺硬派SUV視覺上更為雄壯,而新增加的楓葉橙車身色也會讓整車更為活躍。配合硬派SUV主題的除了這些越野元素外,還有車身的線條。D90 Pro整車的線條都是直來直去相當硬朗的,看到D90 Pro第一時間就會覺得這貨是個越野好手。
在車身尺寸方面,D90 Pro的軸距是同類型產品中最長的,車身寬度也是最大的。一定程度上這保障了車內的空間表現,在長途出行時這會讓乘坐者更為舒適。
相比外觀,我更想要說的D90 Pro的內飾,畢竟它56種個性化配置可選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車內。上面已經提到,體驗車是頂配車型,所以在內裝方面就是最好的:Alcantara中控臺和座椅面料、大面積皮質包覆,放眼同級車型也沒有出現這么精致的用料。同級中的硬派SUV更多是帶有工具車屬性,內飾比較粗暴簡單,只追求越野功能性,如果要內飾好點的硬派SUV就只能價格翻倍看更貴的產品,要知道D90 Pro頂配也不過27.98萬,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廠家也是有了不少誠意。
儀表盤中部有8英寸液晶顯示屏、中控臺中部有12.3英寸觸控屏,這兩項配置都是標配的,雖然說硬派SUV的基礎是越野表現,但配置沒有人會嫌少,即便是奔馳G這樣的巔峰硬派也得開始走配置和設計路線。中控屏內搭載的是最新的斑馬3.0系統,支持在線導航/音樂、語音控制、手機遠程控制、藍牙鑰匙等功能,實用性是沒有問題的。不過這塊屏幕其實也是內飾中的一個小短板,因為它使用的是非貼合屏、顯示效果不夠細膩,所以看上去就會給人一種廉價感,如果可以更換為全貼合屏,那么D90 Pro的內飾質感可以再提升一個層次。
擋把區域面板也經過了重新設計,跟D90有著一定的差異。首先是原本的機械擋把已經換成了L型的電子擋把,這一方可以節省點空間,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科技質感。而在擋把前方兩側新增加了兩個扶手,這在越野路況時可以用的上。另外這區域的面板也用上了仿碳纖維紋路,這比純黑塑料面板要更精致一些。
而D90 Pro我認為的另外一個亮點就是安全配置高。全車系標配了前后三排頭部側氣簾、防側翻系統、前后倒車雷達。而主動安全系統方面,中高配車型都配有一套完整的L2駕駛輔助系統: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盲區監測、前方碰撞預警、主動剎車。我一直都在強調,這個時代買車,就必須得有主動安全系統,這算是花點小錢給自己買個安全,雖然車輛的安全性極限取決于駕駛員,但有時候主動安全系統確實可以避免突發的追尾等碰撞發生,這種案例網上一搜一大把。D90 Pro雖說是越野SUV,但少不了在公路上行駛,帶個安全系統并沒有任何問題。
在供電方面,全系前排有一個點煙口和兩個USB口,而后排則有一個點煙口、一個USB口和一220V三角插口。相對來說USB口偏少了一些,但后排有220V電源,長途時帶上排插也能供電。另外在空調方面全系都標配三區自動空調,所以D90 Pro即便是去長途也可以很好滿足車內乘客需求。
得益于上汽MAXUS的選配功能,D90 Pro擁有2+3/2+3+2/2+2+2/2+2+3四種座椅布局方式可以選擇,體驗車選裝的是2+2+2的六座版本。前排的兩張座椅均有電動調節、加熱和按摸功能,主駕駛座椅還有通風功能,而第二排的兩張座椅也擁有加熱和按摸功能,這個座椅配置可以說規格是很高了。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D90 Pro第二排和第三排的空間表現是良好的,尤其是第三排即便是第二排退到最后時,膝部仍留有一點空余。D90 Pro的座椅整體支撐和舒適性拿捏均衡,沒有太“沙發”也沒有“小板凳”的感覺。但第二排座椅坐墊高度如果能稍提升一些,那么大腿的支撐表現就會更好。而第三排由于D90 Pro也不是全尺寸車型,所以坐起來當然是不能說有多么的舒適,不過幸運的是第三排座椅坐墊和靠背都比較厚,坐起來不會太硬。
空間上由于D90 Pro身軀并不小,所以內部可以挖掘的儲物空間也比較多,并且儲物格容積都比較大,例如前后車門板和中央手扶箱。另外第二排座椅內側有杯架和儲物格,這算是一個細節上的優化。第三排則有左右兩個杯架可以放置物品,表現比較常規。
尾廂部分,在第三排座椅打開后,后備廂只能放下書包和小的行李箱,而第三排座椅放倒后儲物空間則相當大。另外由于車架和定位問題,D90 Pro車身高度不低,這導致了尾廂地臺高度也較高,取放物品不算是太便捷,但這是一個取舍問題,想要儲物便捷的話還得找城市SUV或者MPV。
這次的越野體驗只見識到了D90 Pro很少一部分的越野性能,真正高難度的挑戰還沒有機會一試。但也就是牛刀小試的時光中,我也感受到了D90 Pro那具雙增壓柴油機的十足扭力和良好的四驅系統調校。希望日后我們再拿到試駕車深度感受一翻D90 Pro的能耐到底有多深。(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杜慶煒)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