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的內飾也相當有特點,突出的中控臺上各種按鈕布局合理,而且按鈕的體積很大,即便在駕駛過程中也只需稍稍瞄一眼就能準確地找到你需要的功能,這點和寶馬有□相當大的區別,風雅盡可能地把所有常用的功能都設計在了中控臺上,只有一些進階設定才需要進入菜單進行設定。風雅同樣有一個中央控制旋鈕,只要你愿意,所有的功能也都可以通過它來實現,這個旋鈕不但可以通過旋轉來選擇,還可以通過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按鈕來選擇,即使是新手也可以迅速地掌握整套系統的使用,這樣的人性化設計是值得德國車學習的。風雅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功能,比如即時輪胎氣壓監測系統,可以在屏幕上顯示4個輪胎各自的氣壓,方便隨時進行監控,還有歷史油耗記錄功能,可以自動記錄每次加油時的平均油耗并用柱狀圖直觀地表現出來,讓駕駛者能夠清楚地知道不同駕駛習慣對油耗的影響有多大。風雅在通暢的道路上行駛時,平均油耗一度達到8.1L/100km,而當道路擁堵,或者采用比較“兇猛”的駕駛風格時,平均油耗上到18L/100km也是經常的事情。
我們的攝影師在乘坐過所有的4輛車以后,得出的結論是風雅的舒適度排名第一。風雅的座椅同樣帶有制冷通風的功能,而且比GS300的制冷效果更明顯,將制冷開到最強以后,只感到陣陣涼風從座椅中送出,這種感覺的提神效果非常好,長途行駛時可有效地減少疲勞。風雅的輪胎和減振器可以將大部分的路面顛簸吸收,即便路面情況惡劣,坐在車內也不會感到直接的沖擊,因此我可以諒解風雅在繞樁測試中的失利,畢竟這是為了提高舒適性而做出的妥協。風雅的后排空間和A6很接近,大于GS和新5系,豪華配置的版本還為后排乘客提供了DVD播放系統。
當這4輛車擺好造型,攝影師在一旁“口卡嚓口卡嚓”的時候,我就不停地問自己,問同事,哪一輛才是最好?但包括我在內,所有人都不是脫口而出誰誰最好。于是我們一路開、一路拍,從城里到城外,從山下到山上、從白天到夜晚。這4輛車可以說PK得昏天黑地,最終我們從測試數據以及駕駛感覺上進行綜合比較后,覺得它們中任何一位都不能在所有PK項目中獲得全勝,總有自己的“命門”落在我們手里。而且這次碰巧的是除了這4輛車互相PK以外,兩輛德國車一起PK兩輛日本車,國產的PK進口的。結果是怎樣吶?
國產車到這個級別,在工藝上和進口的沒有絲毫差別。寶馬的內飾設計風格和兩輛日本車有很大不同。寶馬把所有東西都藏起來,留一個iDrive,讓你專心致志只管享受代價不菲的駕駛樂趣,而日本車都放在面上,即使有類似iDrive的設計,像風雅,但也設計得相對簡單易操作,所以日本車在剛接觸的時候,比較容易給人親切感,特別是雷克薩斯。奧迪似乎也想這樣做,但給我感覺就是介于寶馬與日本車之間,麻煩沒有減多少,沉悶的設計又讓人覺得親切感不足。
寶馬530i的操控無疑是最好的,無論是平順的直6發動機還是主動轉向系統,光一個駕駛員座椅便把我們所有喜歡駕駛的家伙統統征服了。但寶馬的內飾和后排似乎還不夠氣派,坐在后排有點硬邦邦,花了大把錢后,你應該坐在前面開而不是選擇坐在后面。前驅的新奧迪A6L雖然動力性能上不占優勢,但好在制動還不錯,同時有□最為寬敞的后排空間,奧迪的銷售人員應該都會唱:“對面的老板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日產風雅3.5不管是外形還是內飾都霸氣十足,直線的加速傲視群雄,后排空間也不錯,但在同等條件下制動成績稍遜,頗讓人感到意外。我開□它從山上飛奔而下,時速60km/h左右過彎有點側滑的感覺是讓人High到極點,但一切又在掌控之中,風雅的操控樂趣毫不遜色。雷克薩斯GS300無論是動力、操控還是人機工程以及先進科技,它都非常棒!可以忽略它較小的后排空間和后備廂嗎?不,我想我們得“挑刺”。 (試車:張立、韓涌、翁世晶 撰文:張立、翁世晶 攝影:龔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