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商務艙 PCauto對比測評凱領、GL8原創
試車地點 | 廣州 | 試車時間 | 2008-2 |
天氣 | 陰 | 路面工況 | 干燥柏油路面 |
車輛提供 | 凱領:廣州鴻粵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電話:020-36220705 | 試車人員 | 圖/文:林喆 |
車型 | 道奇凱領 3.0豪華版 | 市場報價 | 28.9萬元 |
編輯短評 | √:凱領 大氣動感的外部造型,集功能性、舒適性于一身的MPV產品 | ||
×:凱領 內飾做工較粗糙,在國內品牌認知度有待提高 ×:GL8陸尊 提速較慢,操控性不突出 |
在過去的2007年中,一向平穩的高端MPV市場變得熱鬧異常,多款新車進入中國。另外,還有許多廠商宣布即將引入全新的MPV車型。與MPV在日本乘用車市場占30%的份額,中國MPV 4%的市場份額著實少得可憐,但這同時也昭示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道奇凱領,在北美是大名鼎鼎的商務車領袖,2006年道奇品牌汽車全球銷售逾130萬輛,而凱領則是其中的領軍車型,在美國更是連續24年穩居MPV銷量第一。別克GL8,自從1999年上海通用率先將高級MPV引進中國大陸市場以來已經銷售超過11萬輛,占據了90 %的高級MPV市場。這兩臺定位為商務旅行車的的車型,是商務旅行的可靠平臺,同時對于家庭旅游也是不錯的選擇。它們特色鮮明,針對用戶群也十分明確。在國內MPV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這兩款車又有什么雄霸市場的資本呢?且聽我們慢慢道來
從外型上看,凱領和GL8陸尊都顯示出了美國車特有的"大"和"霸氣"。整體感覺凱領外型較GL8陸尊顯得更為厚實,圓潤的輪廓線條沒有太多的棱角。GL8陸尊的車身輪廓鮮明、線條有力,雖然在車身長度上GL8比凱領長出了117mm,但由于寬度和高度都較凱領略遜一籌,所以當這兩款車擺在一起的時候反而會覺得GL8陸尊略顯"秀氣"。
凱領的前進氣格柵沒有象它的孿生兄弟大捷龍一樣采用多幅條式鍍鉻裝飾,而是在正中以十字鍍鉻為裝飾,而經典的公羊頭就鑲嵌在十字正中。尾部設計沒有什么亮點,整體感覺圓潤凱領的側面的腰線自前向后略微上揚,這樣在寬大飽滿的同時又不至讓人感到臃腫和呆板。
從車頭望去,GL8陸尊的立體進氣格柵采用了別克家族經典獨有的盾型,這"U"字理念也成為貫穿GL8陸尊里里外外設計的主線。引擎蓋上凸起的特征線條,使別克盾牌形象更富立體感。尾燈加長,車尾整體協調,具有很好的裝飾性。鉆石切割面表面,豪華精致。有色電鍍飾圈,強化光環效果。側面凝望GL8陸尊,其長達5213mm的流線型車身擁有同級車中最長的3079mm軸距,發揚GL8"有容乃大"的傳統。
GL8陸尊的雙色銳眼前大燈為三維立體設計,風格獨具,形面比例和諧。內層鍍鉻飾圈,玲瓏剔透。側面看設計曲面平整,現代而不會有突兀感。相對GL8陸尊層次感分明的前大燈設計凱領的前燈設計的較為平庸,缺乏特色。
凱領的內飾采用灰色皮革面料裝飾,感覺比較沉穩。中控臺向左側駕駛員方向稍微傾斜,比較方便司機操作,中控臺兩邊的桃木裝飾,顯得有點"老氣橫秋",不過這也算是符合了商用MPV穩重的風格。
中控臺上面按鍵與旋扭被布置的井井有條,操作起來也十分方便。方向盤上面的按鈕也不少,但都是為了定速巡航系統服務的功能上比較單一,而且操作也不夠簡便。在方向盤的背面有左右兩組媒體控制按鈕,分別控制CD曲目與廣播頻道的選擇和音量。
凱領的另一個特色是它的可視倒車系統,它的倒車鏡象被合成在了后視鏡內,效果也很清晰。 凱領的行車電腦的位置也很有特點,在車內后視鏡的下方有塊不大的屏幕,這里不僅可顯示百公里油耗、還包括保養信息、行駛累計時間、剩余燃油可行駛里程等。凱領的高端車型也配備了DVD視頻系統。當7寸的LCD屏幕打開后,凱領的后排隨即變成了一個移動的家庭影院。
GL8陸尊的中控臺各個操控按鈕布局緊湊,顏色搭配也以突出穩重的商務氣氛為主,雖然比原來的車型顯得更加豪華時尚,但是在做工的精細程度上,還有進一步提升的余地。倒車雷達系統與智能雙層電動天窗也是陸尊的標準配置。同時,前、后雙區域獨立智能空調可分別設置和記憶前后排乘客所需的溫度與風量。
在配置方面,GL8陸尊的高配車型增加了方向盤控制按鈕,分別控制音響系統和定速巡航系統。中控臺上也增設了大型液晶顯示屏,各種行車信息一目了然。頂級配置車型上還配備有3顯示屏6碟8聲道影音娛樂系統,搭配遙控器以及前后排獨立控制器,前后排乘客均可隨意設定自己喜歡的影音效果。
在車內空間方面我們并不用為我們今天的兩位主角擔心,因為空間和舒適性恰恰就這類型車的賣點。
凱領的座椅采用2+2+3式,前排與第二排座椅均為獨立,且配有單獨的扶手。肩部和腰部的支撐設計以及背部的包裹都很符合人體工程學,長途駕駛時可以更舒適并減輕疲累感。真皮座椅的上半部分為翻毛皮質,增加摩擦。第三排座椅雖然坐椅比較平直,但仰角較高的坐墊使乘坐也頗為舒適。
凱領第二排地板下面有非常大的儲物格,可以放置比較大件的物品。第二排座椅可以拆卸、旋轉和放倒,再配合第三排座椅可以收納到地板以下,整個的座椅使用都非常靈活,也讓儲物功能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
GL8陸尊的座椅相對凱領而言包裹性略差,駕駛席多向調節功能,使駕駛者無需費力即可找到自己舒適的坐姿。此次試駕的GL8陸尊座椅采用2+3+3的設計,在中間座椅的變化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陸尊更高端的車型上第二排采用了兩個獨立座椅的設計,并可以360°旋轉,變化靈活,空間組合豐富。
GL8陸尊的第三排坐椅無論是腿部還是頭部空間都可以滿足大部分成年人的需求,并且座椅無論是椅面還是靠背都與第二排一樣厚實,乘坐十分舒適。第三排坐椅同樣可以放倒,但不能像凱領那樣收納到地板之下,這樣也損失了一部分儲物空間。
凱領裝載的3.0L V6發動機經過專門調校,以適合中國路況,最大功率123Kw,雖然從數值上看功率不高,但扭矩的表現還算不錯,在4000轉時凱領擁有最大240牛·米的扭矩,配搭四速自動變速器,拖動1985Kg的車身不顯吃力,動力只夠日常使用。
GL8陸尊配備的3.0L V6發動機使用了SFI順序多點燃油噴射系統,配合90度的氣門重疊角度,使這臺V6引擎擁有131Kw的功率,在1900的低轉速時已經可以輸出217牛·米的扭矩,通過與4T65自動4擋變速器的良好配合,動力轉換順暢自如,為頻繁起步和加速帶來舒適的保證。
對于操縱性,我們一向不能指望MPV的表現能夠與轎車比肩。駕駛凱領或陸尊這樣的MPV同樣輕松不到哪去,由于尺寸大,車身重,做任何動作時都顯得有些笨重和遲鈍。
在駕駛中感覺凱領的油門響應靈敏,輕點油門就能感覺到發動機的靈敏動力,雖然沒有強勁的推背感,但加速的感覺非常穩健。在過彎行駛時,車身沒有過度的晃搖,而且在顛簸的路面也沒有出現明顯的不適,顯然廠家在減振方面針對國內的道路已做了適當的調校,在乘坐上感覺非常舒適。不過,凱領的制動前段感覺偏硬,在現在廣州這樣擁堵的道路上行駛容易造成疲勞。凱領在MPV擅長的地方表現都較為優越,并在很多MPV弱項上做出了改進,讓我們看到這款車在進軍MPV市場的實力。總體來說,凱領的整體行駛表現完全可以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要求。
在實際試駕中感覺GL8陸尊的動力性能只能算是一般水平,搭配的四擋自動變速器的擋位也有點少,中間的換擋感覺稍顯明顯。靜止急加速時,感覺發動機的轉速提升較慢,剛開始的加速還可以用尚可來形容,隨著速度的提升,加速性能開始放緩。在行駛過程中,陸尊的懸架對于路面的起伏處理十分徹底,配合不錯的底盤隔音,在行駛途中每個乘員都可以擁有不錯的乘坐質量。由于懸架較軟,再加上方向盤手感較輕盈,因此陸尊并不適合激烈駕駛,在過彎時,后排乘客也可感到較為明顯的側傾。總的感覺,陸尊的動力性能沒有突出亮點,但顯然陸尊并不是用來享受賽車駕駛快感的,對于一款定位于商務用途的車型,平穩應該才是其追逐的目標,顯然,陸尊做到了這一點。
測試日期:2008年2月25日 | 天氣情況:陰 |
空氣溫度:19.7℃ | 空氣濕度:68% |
地表溫度:21.5℃ | 路面工況:濕滑柏油路面 |
測試當天中午飄起了小雨,到下午測試時雖然雨已停但地面并沒有完全干透,這也影響了之后加速和剎車測試的成績。
凱領測試成績:
百公里加速成績:用時12.93秒;加速距離218.56米
《道奇凱領 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曲線圖》
測試車型:道奇凱領 測試路面:干燥柏油路面 測試成績:12.93秒 制圖:太平洋汽車網
《道奇凱領 0-100公里/小時加速距離曲線圖》
測試車型:道奇凱領 測試路面:干燥柏油路面 測試成績:218.56米 制圖:太平洋汽車網
百公里時速制動成績:用時3.34秒;制動距離46.33米
由于地面濕滑,凱領的百公里制動成績為46.33米,鑒于車身重量的關系,急剎時候凱領的尾部明顯上翹,前輪的懸掛幾乎被壓縮到極限。不過這個成績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相信在路面條件好的情況下,凱領的百公里制動成績不會超過45米。
《道奇凱領 100-0公里/小時制動時間曲線圖》
測試車型:道奇凱領 測試路面:干燥柏油路面 測試成績:3.34秒 制圖:太平洋汽車網
《道奇凱領 100-0公里/小時制動距離曲線圖》
測試車型:道奇凱領 測試路面:干燥柏油路面 測試成績:46.33米 制圖:太平洋汽車網
GL8陸尊測試成績:
百公里加速成績:用時13.15秒;加速距離222.16米
《GL8陸尊 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曲線圖》
測試車型:GL8陸尊 測試路面:干燥柏油路面 測試成績:13.15秒 制圖:太平洋汽車網
《GL8陸尊 0-100公里/小時加速距離曲線圖》
測試車型:GL8陸尊 測試路面:干燥柏油路面 測試成績:222.16米 制圖:太平洋汽車網
百公里時速制動成績:用時3.55秒;制動距離47.84米
也許大家看到GL8陸尊47.84米的百公里制動成績會有點吃驚,這已經是幾次測試中最好的成績了,在第一次測試甚至出現了48米以上的成績。但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天氣的原因,此次試駕的GL8陸尊已經行駛了超過6萬公里,并且還沒有更換過剎車皮,輪胎也有一定程度的磨損。相信在車況相近的情況下GL8的制動成績會跟凱領在同一水平。
《GL8陸尊 100-0公里/小時制動時間曲線圖》
測試車型:GL8陸尊 測試路面:干燥柏油路面 測試成績:3.55秒 制圖:太平洋汽車網
《GL8陸尊 100-0公里/小時制動距離曲線圖》
測試車型:GL8陸尊 測試路面:干燥柏油路面 測試成績:47.84米 制圖:太平洋汽車網
車輛狀態 | 實測凱領前輪剎車片溫度 | 實測GL8陸尊前輪剎車片溫度 |
第一次百公里制動 | 105.3℃ | 107.5℃ |
第二次百公里制動 | 156.6℃ | 161.2℃ |
車輛狀態 | 實測凱領噪音值(分貝) | 實測GL8陸尊噪音值(分貝) |
怠速狀態 | 48.5 | 49.2 |
80km/h | 63.5 | 64.3 |
100km/h | 68.9 | 70.1 |
120km/h | 71.5 | 72.8 |
備注:分貝值小于50屬于安靜;50—75分貝,可以接受;75分貝以上,對人有一定影響。 |
強調舒適的MPV車型在對噪音的控制上自然會下一定功夫,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凱領的噪音控制略比GL8陸尊好,在試駕中感覺陸尊的胎噪要比凱領大一點。
車輛時速表顯示速度(km/h) | 實測凱領真實車速(km/h) | 實測GL8陸尊真實車速(km/h) |
50km/h | 48km/h | 47km/h |
80km/h | 77km/h | 76km/h |
100km/h | 97km/h | 95km/h |
120km/h | 116km/h | 116km/h |
車輛時速表顯示速度(km/h) | 實測凱領發動機轉速(rpm) | 實測GL8陸尊發動機轉速(rpm) |
50km/h | 1450rpm | 1400rpm |
80km/h | 1550rpm | 1600rpm |
100km/h | 1850rpm | 1900rpm |
120km/h | 2500rpm | 2550rpm |
這兩款車都是采用4檔自動變速箱,在不同速度時的轉速度方面相差也大,相信在油耗方面也不會相差太多。
試駕總結:別克GL8完全打開了一個巨大的汽車細分市場,在我們看到任何一臺MPV時,都會不自覺地與GL8陸尊相比較。而凱領在北美MPV市場老大的地位也絕不是白得的,凱領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實力與這個榮譽完全相符。現在凱領缺少的是品牌的認知度,畢竟道奇進入中國的時間與別克比起來算是小巫見大巫了,也正因為這樣別克"先入為主"的占領了國內MPV的絕大市場。是金子遲早都會發光,凱領的身上并不缺少可以"發光"的亮點,同時也具有與GL8陸尊抗衡的實力,在別克GL8這樣的經典車型面前道奇凱領需要的是一個被消費者接受的過程,相信凱領的前景是光明的。
類型 | 評分 | 道奇凱領 3.0豪華版 |
外觀 | ★★★★ | 外觀設計粗獷、大氣,典型的美國MPV風格 |
內飾 | ★★★☆ | 內飾做工較為粗糙,但配置及用料較為實在 |
動力 | ★★★★ | 動力足已應付日常使用的各種情況 |
操控 | ★★★☆ | 變速箱表現稱職,動力匹配完善 |
制動 | ★★★★ | 制動力良好,力度均勻 |
工藝 | ★★★☆ | 制造工藝無明顯不足之處 |
平穩 | ★★★★ | 車身穩定性較好,底盤表現另人滿意, |
售后 | ★★★★ | 售后網絡有待盡一步健全 |
實心五星每個代表1分,空心五星每個代表0.5分,每項最高為5分
類型 | 評分 | GL8 陸尊 CT舒適版 |
外觀 | ★★★★ | 前臉設計較為時尚,車身感覺和諧 |
內飾 | ★★★★ | 內飾做工精細,是同級車中的一級水準 |
動力 | ★★★☆ | 3.0發動機完全能滿足日常行駛的動力需求 |
操控 | ★★★☆ | 屬于舒適型操控,轉向較精準,但不宜激烈駕駛。 |
制動 | ★★★☆ | Delphi 7.4版ABS具有分析錯誤功能,EBD配合進一步保證行車安全。 |
工藝 | ★★★★ | 整車內外工藝嚴謹,符合豪華MPV的身份。 |
平穩 | ★★★★ | 高速平穩,底盤韌性較好,但高速過彎側傾加大。 |
售后 | ★★★★☆ | 售后網絡十分健全,服務周到 |
實心五星每個代表1分,空心五星每個代表0.5分,每項最高為5分
汽車型號: | 道奇凱領 3.0豪華版 | GL8 陸尊 CT舒適版 | |
機械參數: | |||
引擎標準: | V型六缸/3.0升/順序多點噴射 | 3.0L/VVT V6發動機/SFI 電子順序多點燃油噴射系統/電子點火/ECM發動機控制模塊 | |
排量: | 2975 cc | 2980 cc | |
變速箱標準: | 自動 4檔 | 自動 4檔 | |
最大功率: | 123/5100 KW/rpm | 131/5400 KW/rpm | |
最大扭矩: | 240/4000 N·m/rpm | 244/4400 N·m/rpm | |
百公里加速時間: | 12.93秒 | 13.15秒 | |
理論油耗: | 12.7升/百公里 | 8.6 升/百公里 | |
最高時速: | 170.0 km/h | 168.0 km/h | |
排放標準: | 歐Ⅳ標準 | 國Ⅲ標準 | |
車身參數: | |||
長/寬/高: | 5096 mm/1997 mm/1752 mm | 5213 mm/1847 mm/1745 mm | |
軸距: | 3030 mm | 3079 mm | |
前后輪距: | -- | 1586/1590 mm(前/后) | |
車身重量: | 1985 kg | 1975 kg | |
驅動方式: | 前置前驅 | 前置前驅 | |
制動方式: | 碟/碟(前/后) | 碟/碟(前/后) | |
懸掛方式: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鋼板彈簧結構(前/后)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結構/扭桿半獨立懸架式非驅動橋(前/后) | |
輪胎: | 215/65 R16 | 225/60 R16 | |
行李箱容積: | -- | 685 L | |
油箱容積: | 76 L | 95 L | |
市場報價: | 28.9萬元 | 28.8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