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車的對決 日產350Z對比馬自達RX-8
“風、林、火、山”的概念出自于《孫子兵法》,原典是《孫子兵法軍爭篇》:“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但事實上,每當提及“風、林、火、山”這四字時,很多人都會將它和戰國時期的混戰聯系在一起。當《孫子兵法》在公元735年傳入日本后,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武田信玄領悟了風林火山要領,在軍事理論貧乏的日本戰國時代被奉為至理名言。
黑色的日產350Z如同奇幻的夜行忍者,而白色的馬自達RX-8則是迷惑對手的奇兵。雖然它們的發動機形式、排量等方面差別甚遠,但是它們對速度和操控的追求是相同的,這正是常變一體、靜動一元的特點。
這輛黑色的日產350Z全身透露著一股邪惡的力量,這與日本德川的家臣,有“鬼半藏”稱號的服部半藏極為相像,于夜黑風高之夜取敵將首級是它的強項。
日產350Z的運動姿態
350Z的動力來源當然是它那出色的心臟――VQ35HR,其3.5L、 24氣門、V型6缸的自然進氣發動機曾經連續多年獲得北美十佳發動機的殊榮,其穩定強勁的表現足以和寶馬的自然進氣發動機相媲美。對于我們這些看客來說,基礎性的動力系統改裝已經不容小視,要知道這是一款歷經26年、5代變革的純種跑車,原廠280hp/6200rpm、363Nm/4800rpm的動力足以讓它在6s以內即可由靜止加速到100km/h。
不過一開始車主還是為其安裝了渦輪增壓套件,盡可能地榨取動力。但后來發現,雖然渦輪改裝讓350Z一下子強大起來,但是輪胎極易出現打滑現象,其手動換擋方式也使它在平時的日常駕駛中如同噩夢,因此車主又將它恢復到了幾乎原廠的配備上。
日產350Z的內飾
不了解或者沒有駕駛過350Z的人,對它的印象更多的是外表光鮮亮麗,如同窈窕淑女一般的FaiRLady稱號也讓它成為時尚的焦點。但是當你坐進車內,會發現350Z能夠立刻勾出心底的邪念。FR(發動機前置,后輪驅動)布局是一部跑車真正該具備的基本條件,并且350Z的53:47前后軸配重比已經幾乎達到50:50的完美平衡。數據上,350Z所配置的擁有6個前進擋的手動變速器是這個級別手動擋跑車的標準配置,這肯定又令許多車迷稱贊。
本文為轉載文章,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場。
與350Z外表的圓潤優雅迥異的是,駕駛它并沒有想象中的輕松舒適感受,350Z的方向轉動比較硬朗,行程超短、清晰的擋位讓人手上動作不得不多用上一些力道,再配合較沉重的腳下3個踏板,讓人立刻從日系車的想象中跳到了德國車,甚至是賽車的機械風格中。此時此刻,你一定會贊同講求金屬碰撞風格的350Z是一款極富運動改裝潛力的車型。
此輛350Z的進氣系統上,原車的進氣風箱被完全拆除,改裝成著名的美國KN冬菇。這種造型冬菇頭一般的空濾,能夠在360度全方位地進行吸如新鮮空氣,并且它的油脂層、環氧基表面處理濾網、離子布構3層特殊構造會很好地過濾外來空氣,將污垢灰塵阻隔在外面,且吸入發動機內的空氣干凈且流量增加。
在KN冬菇的上部,還配套安裝了一個隔擋水滴和熱空氣的碳纖維護板,保證開外式吸氣安全穩定。排氣方面,當然選擇了日產汽車御用改裝廠NISMO的高性能產品。這款NISMO運動排氣系統更好釋放了發動機的性能,并給駕駛者帶來了美妙的排氣韻律。在它雙長圓形排氣管上,帶有NISMO標識,從后面看真是酷極了。
日產350Z的發動機
發動機艙內,還有很多細小的令人眼神專注的部件。粗壯的GReddy前上拉桿幫助強化車體強度,并能夠吸收甩尾時車架的激烈晃動。發動機蓋的鎖扣也更換成漂亮的GReddy碳纖維護板。再有,水箱蓋、機油箱蓋也都是閃閃奪目的GReddy產品。
對于擁有日系高性能跑車的車主而言,輪圈的選擇是絕對不能馬虎的。這款來自日本RAYS,VOLK RACING系列編號GT-C FACE-1的銀色輪圈,可完全展現獨特身份。19英寸的輕量化設計,不會對行駛的運動性能帶來過分負擔,同時簡潔5輻造型亦惹人偏愛。但是我一直認為原廠350Z的輪胎是其最大的缺陷,彎道之中非常不聽話,切入彎道速度稍快,輪胎就開始尖叫提醒你它出現了滑動,這讓我立刻膽小起來,生怕繼續加速會出現車輛失控現象。車主為其改換為馬牌CSC2輪胎。
日產350Z的運動姿態
通過反復幾次制動測試,我們發現此輛350Z的前、后輪輪圈內,改裝的兩套美國NEX出品6活塞剎車系統也是本車的亮點。NEX剎車產品是剎車性能強化的不錯選擇,其卡鉗的本體采用輕量化2024鋁合金鍛造成型,材質散熱快,延展性佳,不易有造成漏油的裂痕。
它采用對向活塞不對稱的不同直徑特殊設計,3個活塞的直徑分別為 32mm、36mm、40mm,可讓制動力呈現出更線性,更強勁的表現。最終其冷態制動距離為40.85m,熱態制動距離為42.36m,這一成績在這10輛跑車中獨占鰲頭,這完全要歸功于強大的前后輪制動系統和抓地力出眾的輪胎。
日產350Z的輪轂
卸下曾經安裝的渦輪增壓系統后,本車的0~100km/h加速為6.41s,比原廠數據慢了大約0.5s。從加速度的折線圖上,我們看出中間的手動換擋時間有些過長,致使一小部分的加速過程并不是非常的線性,總體耽誤了一點時間。此輛350Z的0~400m加速耗時14.56s,通過速度達到159.75km/h,雖然這樣的成績在本次所有測試車型中數中上水平,但是它絕對有炫耀的資本,相比價格是它3倍還多的奧迪R8,大約只有1s左右的差距。
在繞樁測試上,本車的平均繞樁速度為72.67 km/h,成為本次測試中穿樁最快的車型,其緊急變線的入口最快速度達到76.75km/h,它改裝的235 35R19德國馬牌輪胎改進了原廠輪胎的抓地力不足的問題,提高了更高的極限速度。
就像櫻花是日本的象征一樣,武士道也是日本這片國土上固有的花朵,盡管它沒有可觸摸的形狀或形態,然而它卻像道德氣氛中的芳香,我們還能感受到它的光芒繼續照耀著,這就是一名武士所帶來的懾人氣息。馬自達的新世代旗艦級跑車,為遷就世界各地不斷嚴格的排放法規,迫不得已之下放棄了十多年來,經歷FC及FD系列的渦輪增壓轉子發動機技術,依靠新設計的RENESIS系統支撐著13B-MSP轉子發動機的動力不萎縮。
馬自達RX-8的運動姿態
一部對原廠來說具有指標性意義的經典跑車,一臺獨一無二的RENESIS雙轉子發動機,可以想象RX-8在車迷心中必定居于崇高的地位。雖然這輛車上市至今已有很長時間,但在幾次接觸的經驗中,每次再見到它都有種驚艷的感覺,特別是那前輪夸張的輪拱,凸起處幾乎與發動機蓋等高,讓整個車身有向下趴的視覺感受。
馬車式的對開車門設計不是RX-8的專利(其B柱隱藏在后車門內),不過對于傳統的跑車來說,這已是一項偉大發明。RX-8它華麗的車身外型,就算是停在知名夜店的門口,也不會遜色于其他歐洲豪華跑車。
馬自達RX-8的內飾
RX-8的外形好似轎車,但車內裝扮則完全是跑車風格。當你坐在紅黑強烈對比的真皮座椅后,貼身的包裹感受及低矮的駕駛坐姿,配合6速手動變速器,讓你立刻肯定RX-8是一部地道的跑車。車內有不少地方用了象征著轉子的三角形設計,除B柱上的RX-8標志外,排擋頭及座椅頭枕等,都可令人聯想到三角轉子的模樣。
RX-8果然不愧為馬自達的經典跑車,轉動鑰匙打火,轉子發動機幾乎沒有震顫。甚至于在怠速的時候,雙轉子發出的聲音也是獨特的低沉轟鳴聲。當轉速升高,隨著儀表轉速上升,它不像是日產350Z那樣擁有巨大的扭矩,但是推背的力道會隨著轉速提高而變強。在短小而行程緊密的手動6速變速器配合下,RX-8以愉悅地聲音向前沖刺,你會發現它帶來的是真正的駕駛樂趣。
和RX-7一樣,RX-8繼續沿用馬自達獨門科技——轉子發動機技術。這臺被命名為“RENESIS”的全新1.3L輕量化雙轉子發動機,比RX-7的雙轉子渦輪增壓發動機體積更小,在少了渦輪增壓系統后,以其自然進氣的動力表現絲毫不比RX-7遜色多少,其最大功率達到231hp/8200rpm,最大扭矩211Nm/5500rpm。
馬自達RX-8的輪轂
與前面的日產350Z相同的是,駕駛它們都異常“較勁”,踏板和排擋在普通人看來非常生澀,并且雙轉子1.3L的發動機特性也讓它欠缺一些低轉速扭矩。但只要稍稍輕踩油門,就能感受到轉子發動機的敏捷反應,拉高轉速直至9000轉/分鐘,雙轉子傳出的音頻高亢卻不刺耳。這時你再也不會記得它的排量只有1.3升,其動力水平如同2.5升-3.0升車型一般強勁。最終通過測試后,它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為9.3秒,0-400米用時15.53秒,通過速度148.84km/h。
繞樁中的RX-8依然表現出色,有著50:50的完美前后配重,以及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的獨立懸架設計,再加上其改裝的更加低矮、行程更短的絞牙減振,這使它的操控平衡、路感清晰,其配備的電子助力轉向系統也讓方向更加精準,利于駕駛。
馬自達RX-8的外觀細節
最終測試得出,RX-8的繞樁成績為66.16公里/小時,與其他車型相差不多,在所有測試過的車型中處于中上水平。不過其71.77公里/小時的緊急變線成績相對較低,可能是輪胎磨損嚴重或駕駛不當造成。基于原廠的制動系統,其冷態制動和熱態制動成績一般,分別為46.21米和49.21米。
RX-8曾在2004年創下多項紀錄,其中24小時全速耐久測試,就讓所有的人都見識到新一代轉子發動機不可思議的耐用度。此外,氫氣、汽油雙燃料的概念車版本,也已經提到日程上來。RX-8所代表的,不僅是一輛跑車,更是一個充滿遠大抱負的轉子夢想。
馬自達RX-8的運動姿態
通靈的日產350Z忍者和華麗的馬自達RX-8武士都以冷冽的金屬外表示人,但它們的骨子里卻充滿著“風、林、火、山”的性格:行動快速如風;行動緩慢時,猶如嚴整的森林,肅穆寧靜;發起沖刺時,像燎原烈火,猛不可當;駐車時,又像山岳一樣,不可動搖;隱蔽時,好似陰云遮天不見日月星辰一樣;但是一旦它們行動起來,猶如萬鈞雷霆,勇猛迅捷,使其他無從退避。雖然同為風靡一時的經典跑車,它們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刁鉆性格,駕馭它們的感受,就如同冰冷的海水借著浪濤,理解破風而行一般刺激。
“Z”歷史
Z字系列車型早在1969年以FaiRLady Z S30(北美名稱240Z)的名稱問世,它采用了2.4L發動機,150hp的最大功率搭配四速手動變速器,由靜止加速到96km/h只需8.2s,0~400m加速也只要15.5s,更難以置信的是,如此出色的成績當時該車售價只有3500美金。
1979年推出的280ZX和280ZX 2+2是Z系列的第二代。135hp的280ZX 2+2車型在0~96km/h的加速測試中竟用了11.3s,這樣的成績無法令人滿意。
1984年發布的第三代Z系列跑車300ZX,其全新的3.0L SOHC V6發動機,能夠輸出160hp,加裝渦輪增壓器后能達到驚人的200hp。
1990年推出的第四代Z系列跑車,全新設計的300ZX及其雙渦輪增壓版。在性能方面,自然吸氣的300ZX使用了24氣門DOHC V6 3.0L發動機,其擁有222hp的動力,而300ZX Turbo在雙渦輪增壓器的煽動下更是能夠產生300Mp的動力,其0-96km/h加速時間減少到6s,0-400m加速時間縮短到14.4秒。
目前的日產350Z是Z-Car系列的第五代,廠方代號Z33的350Z,在北美市場大獲成功。它繼承了Z車系一貫的“設計與性能絕妙平衡”的“Z-DNA”,有著極強的改裝潛力。
馬自達引以為傲的轉子發動機
早在1927年,年僅26歲的德國機械天才汪克爾(Wankel)就已提出轉子發動機的構想,但在實物上卻一直受到溫度與材質的限制而未能付諸實現。一直到1970年前后,日本馬自達汽車正式加入了轉子發動機團隊的研發中,轉子發動機才被研發成功。
轉子發動機的全稱是三角活塞旋轉式發動機,又稱米勒循環發動機。轉子發動機將空燃混合氣燃燒產生的膨脹壓力直接轉化為三角形轉子和偏心軸的轉動力,所以不需要設置連桿。進氣口和排氣口依靠轉子本身的運動來打開和關閉,不再需要配氣機構,正時皮帶、凸輪軸、搖臂、氣門、氣門彈簧等。
所謂雙轉子發動機不過是兩個轉子發動機連在一起工作,它的排氣量通常用單位工作室容積和轉子的數量來表示,例如:對于型號為13B的1.3L雙轉子發動機,排量為“654cc X2”。Mazda RX-7 和RX-8 都是用轉子發動機的,唯一不同的就是RX-7用的是渦淪增壓(TC) 技術,而RX-8是自然進氣(N/A)的 ,更平穩。(文章來源:汽車與運動)
-
1
保時捷911 129.8-300.9992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酷寶 停產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保時捷718 56.5-157.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福特Mustang 38.98-72.5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歐陸 292.5-414.2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AMG GT 99.28-192.4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奔馳CLE 45.76-59.63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仰望U9 168.0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Huracán 254.0-390.0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寶馬Z4 49.39-64.0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鏃ヤ駭鏂拌濺錛?/span> 鏃ヤ駭N7 PATHFINDER鎺㈤檰 ARIYA鑹劇澘闆?/a>
鏃ヤ駭鐑棬杞﹀瀷錛?/span> 鏃ヤ駭350Z 2006嬈?35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