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高精地圖為自動駕駛做好儲備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
地圖是人類文明的坐標。隨著科技進步,地圖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功能不斷拓展,作用不斷延伸。人民日報海外版發文表示,目前我國大規模全自動高精地圖技術已經取得突破進展,在大規模組網、自動化處理、地圖采集等方面具有領先的技術實力,已經為自動駕駛做好技術儲備。
在中國,高精地圖的行業準入門檻也很高。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2016年下發的《關于加強自動駕駛地圖生產測試與應用管理的通知》文件中規定:自動駕駛地圖(高精地圖)屬于導航電子地圖的新型種類和重要組成部分,其數據采集、編輯加工和生產制作必須由具有導航電子地圖制作測繪資質的單位承擔。
盡管中國擁有地圖業務的單位眾多,但嚴格的審核制度,導致擁有制作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資質的單位卻寥寥無幾。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僅有不到20家的單位拿到了這張通行證。
據了解,寬凳科技在2019年1月獲得了“導航電子地圖甲級資質”。在技術研發方面,得益于人工智能的支持,能夠對地圖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進行深度開發。目前已經能夠高度自動化地生成精度高、要素豐富的高精地圖,實現大規模組網。
寬凳科技高精地圖除了能夠呈現出基礎地圖的道路形狀、坡度、曲率、鋪設、方向等信息,在車道線類型、車道寬度、路邊地標、防護欄、道路邊緣類型等也都有詳細數據。面對復雜的立交橋、沒有GPS信號的超長隧道等等行駛條件艱苦的地方,寬凳科技的自動化技術依然可以自動生成路燈、指示牌等基礎設施。豐富的道路信息,使自動駕駛車輛在有“天下第一隧”的秦嶺終南山隧道中也能安全行駛。

京昆高速&福銀高速橋高精地圖
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副研究員劉宗巍認為,高精地圖的發展必須有賴于本土企業才行:一方面是國土安全,另一方面則是中國高度差異化的應用環境。對于世界而言,中國的本土企業如果能夠在高精地圖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就可以在技術標準和經驗方面反哺全球,在全球范圍內應用,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
如今,智能出行作為未來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基礎方向,也是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的重要舉措之一。而即將到來的“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5G時代,也為實現自動駕駛提供了“土壤”。
高精地圖對于自動駕駛來說,就像是一支非常具有張力的“催化劑”,能夠推動整個產業向前邁進一大步。大規模全自動高精地圖技術也必將加速汽車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推動自動駕駛的發展進程。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宜昌01)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