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尋源旅行日記DAY21 在歷史中穿行 與劍門關相遇
今天是北緯30°威馬尋源車隊環藏之行的第21天,車隊也順利的按計劃從駐地隴南武都穿越秦嶺,抵達四川境內。第一站便是被稱作“西蜀門戶”“天下第一關隘”的劍門關!
詩仙李白在其名篇《蜀道難》中寫到,“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形容的就是劍門關的地勢之險峻,位置之重要!
從隴南至劍閣的路上,群山層巒疊嶂,山上樹木郁郁蔥蔥,威馬尋源車隊一路高速踏上返川之路,鉆過“紅杉林、娃娃魚、錦雞壩”等眾多隧道,再穿越西秦嶺隧道,車隊終于看到路牌上寫著“四川界,歡迎來到四川!”“回來啦!四川界!”對講機里傳出車友們興奮的叫聲!是啊,歷經11天的跋山涉水,威馬尋源(青藏段)的朋友們終于在行進了近3000公里的路程,終于要接近本次北緯30°威馬尋源環藏之旅的終點站—成都了!心中的那份激動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經歷了高原缺氧,經歷了近百公里的坑洼路段,經歷了爆胎,經歷了可可西里…….經歷了太多、太多!車友們與威馬汽車一起即將創造一個新的里程碑!“還有250多公里,我們就將到達成都,純電動車隊首次環藏之行在我們腳下終于圓滿了”車友興奮的說道。
對講機里不斷傳出威馬車友們熱烈的討論和歡快的笑聲!這讓我不禁想起7月20日出發的那一天,也是歡聲笑語,但意義卻完全不同!車友們出發市的喜悅和歸來時的興奮預示著此次北緯30°威馬尋源首次純電動車隊環藏之旅即將劃上圓滿的句號!
威馬尋源車隊直接抵達劍門關景區一家特色菜館,品嘗了當地有名的“豆腐宴”!隨著一盤盤“炸豆腐”、“釀豆腐”、“溜豆腐”、“蒸豆腐”、“豆腐湯”………不一會,十幾道和豆腐有關的菜肴就擺滿了圓桌,車友們紛紛被當地神奇的豆腐宴所吸引,不覺大快朵頤起來
吃了豆腐宴,我們便來到了今天的重頭戲——劍門關!劍門關,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南15公里處,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因兩旁峰巒倚天似劍,其狀如門,固稱“劍門”。因其地勢絕險,是入蜀咽喉的直接屏障,又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譽,所以在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
正是午時2點,威馬車友們頂著烈日向劍門關走去。進景區 800米就到了劍門關標志性的建筑—關樓!。關樓恰好處在兩邊高山中間,兩山之間距離不足百米、地勢極為險要!據介紹,我們面前現在所見的關樓是劍閣縣于2009年在清代關樓的原址上仿照明代關樓重建的。關樓以青石為基座,采取三層歇山式屋頂的構造,四面軒窗、環廊通透,“敵樓高踞、堞垛森嚴”的明代建筑風格充分展示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恢宏壯觀的本色。
過了關樓,眼前的山隘徹底暴露在我們實現之下,中間的石階徑直向下延伸出去,消失在綠色樹林當中。真的很難想象在這樣險峻之地,有多少兵戎戰事發生在這里!而今天,威馬車友們就站在這歷史當中:秦惠王、諸葛亮、姜維……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故事像電影一般在腦海中掠過!
晃過神來發現,車友們都已各自前往景區個地進行自由游覽。據景區介紹,劍門關風景區由劍門關、翠云廊兩個緊鄰景區組成,總規劃面積84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6平方公里,有觀賞景點(區)300余個,主要景點有劍門關、劍閣道、七十二峰、小劍山、姜公祠、姜維墓、鄧艾墓、梁山寺、雷霆峽、翠屏峰、仙峰觀、古劍溪橋、鳥道、玻璃景觀平臺等,是四川大九寨環線的重要節點和蜀道三國文化精品旅游線路的支撐中心。
經過近3個多小時的參觀游覽,車友們親身體驗了“蜀道難”,大家都被這里神奇的地理構造和古人偉大的戰略思想所折服,能親自走在歷史的印記上,威馬車友異常分,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天,威馬尋源(青藏段)的旅程將圓滿結束,我們將和威馬汽車一起見證威馬純電動車隊環藏之旅的歷史!(未完待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