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技術巡禮之中國汽研技術探秘行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健康汽車”的定義是什么?汽車自動輔助功能為何使用率不高?測評指數如何賦能汽車產業?……8月31日,“中國汽車技術巡禮——中國汽研技術探秘行”第一站活動正式啟程,由全國近10位媒體專家組成的探訪團深入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汽研”),通過實地探訪、專家對話等形式,深層次了解了中國汽研在汽車測試評價體系研究、行業應用、產業賦能等方面工作的進展與突破,并對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展開積極探討。
實驗室揭開神秘面紗 走進更真實的中國汽研
活動當天,媒體專家探訪團參觀了中國汽研VOC(車內揮發性有機物)試驗艙和EMC(車輛電磁兼容)實驗室,在專業汽車健康嗅辨師的指導下進行車內不同氣味強度的體驗,對中國汽車健康指數(C-AHI)的測評過程進行了體驗;在EMC工程師的示范下,探訪團近距離觀看了車輛電磁輻射的測試過程。據中國汽研工程師介紹,在中國汽車健康指數(C-AHI)的測評中,僅車內空氣質量考評一項,就需要模擬多種工況,在不同階段下進行測試,通過加權計算得到最終測評成績。如此繁瑣的實驗,工程師們卻表示,這僅是他們工作的冰山一角,“我們做測評,講究的就是科學和嚴謹。”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探訪活動中,中國汽研還首次向外界展示了PM(細顆粒物)實驗艙。其高達84m³的巨大容積,初次露面就給予了在場嘉賓強烈沖擊。作為國內外首個整車級PM實驗艙,該艙可以為進行密閉性評價及空調過濾效率評價的各類乘用車提供實驗場所及環境條件。
當然,作為“黑科技”的代表之一,中國汽研所擁有的全尺寸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AAWT)、汽車環境風洞(CWT)也讓人印象深刻。其完備的汽車空氣動力學、熱力學、風噪性能正向開發能力,可為國內外企業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和工程解決方案,節省新車型研發的時間、提高企業研發效率。
為了讓探訪團能更直觀地感受i-VISTA智能汽車指數的測評過程,中國汽研的工程師現場展示了APS自動泊車測試過程,更首次開放了車載語音交互測試系統——人工嘴的體驗環節。作為i-VISTA智能汽車指數測試中的“未來”代表,人工嘴可以模擬人的聲音,測試車機交互系統語音交互、觸屏交互等功能的滿足度,如喚醒時間、喚醒率等,對保障汽車智能交互系統質量有很大作用。
深入測評一線的實地參觀和互動式的體驗,讓媒體專家探訪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對汽車測評有了更立體的了解,也深切感受了以中國汽研為代表的愈發成熟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發實力。
55年櫛風沐雨 為科技工業注入強勁動力
今年,正值中國汽研成立55周年。55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汽研始終圍繞“為汽車工業發展注入強勁的科技動力”使命,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致力于為我國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與科技引領。
據了解,中國汽研已擁有國家機動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重慶)、國家燃氣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汽車噪聲振動和安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替代燃料汽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并于2019年6月建成并運行中國中西部地區首座汽車風洞,彌補了我國汽車空氣動力學試驗研究資源的不足,改變我國汽車工業核心資源與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目前中國汽研正在籌建的首個國家氫能動力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更有望實現我國氫能動力國家級檢測中心“0”的突破。為推動交通事故向零死亡、零重傷目標發展,今年,中國汽研還將與廣大關注交通安全的企業、社會組織聯合開展“零愿景”行動,強化公眾安全意識、推動汽車制造行業安全標準提升的同時,為構建和諧汽車社會 “加油提速”。
為促進汽車產業良性發展,從2016年開始,中國汽研便自籌經費開展指數研究,對40個汽車品牌的100余款車型進行評測,覆蓋70%的市場主流車型,先后發布了安全指數、智能指數、健康指數、駕乘指數、新能源汽車評價規程、商用車評價規程,形成了覆蓋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評價體系,所積累的大量汽車測試數據及評價指標,為建設數據運營平臺、創新應用場景、構建新型生態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中國汽研的規劃中,指數測評一直秉承“公正、公平、專業、權威”的理念,不僅為消費者購車提供直觀的參考,更重要的是,它將為整車企業優化產品配置設計提供輸入,同時為政府主管部門監督管理提供信息,以標準的力量,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全面轉型。“當然,測試評價僅是第一步,要想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關鍵還是要對積累的數據進行深度挖掘,構建數據庫和公共技術平臺,發現和研究共性問題,推動行業更好更快發展。”中國汽研總監、數據中心主任抄佩佩表示。
一個有生命力的指數一定是開放的體系。作為國家一類科研院所、天然的第三方企業平臺,未來,中國汽研將繼續深耕汽車指數研究,為政府、行業、消費者提供更全面客觀的汽車產品評價服務。同時,以不斷提升的技術實力,助推汽車強國夢加速實現。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周琳)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