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寶源寶馬花絲琺瑯非遺文化沙龍體驗日
#說到“非遺”你想到什么?這個周末成都寶源帶你走進銀花絲琺瑯
歲月變遷,如今我們置身于一個浮躁的時代,“從前車、馬、行人都慢”的生活離我們漸行漸遠,諸多傳統工藝也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面臨著斷層甚至失傳的危險。
“成都銀花絲工藝”迄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起源于殷商,成熟于唐代,明清時期發展至鼎盛,是中國古代先人的技藝傳承. 在2008年被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非遺保護項目。是成都四大非遺“銀漆竹繡”之一,成都五朵金花“銀漆竹繡錦”之一。
遺忘與傳承,總是進行時。
BMW作為汽車行業的百年品牌,一直堅持為傳統文化保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做出貢獻,成都寶源本周帶大家走進“銀花絲琺瑯”來全方位的詮釋非遺文化的魅力。
1.什么是花絲工藝
花絲工藝
花絲工藝隸屬寶貴的國家非物質文化,是通過堆、疊、編、織、掐、填、攢、焊等多重工序完成的精妙絕倫的技藝。
銀花絲技藝最大的特點,是采用“平填”技術,無胎成形,反映出藝人高超而精湛的技藝。藝人根據設計圖稿,采用不同粗細的純銀絲制作出圖形邊框,再用不同的技法對中間的圖紋進行填充和編織。
精銀花絲工序繁多,銀絲最細的僅有人頭發的一半,粗的也僅幾毫米。把白銀抽成不同粗細的銀絲后,按照已制作出的圖形邊框,用掐絲、填絲、織編和累絲四大技法對中間的圖紋進行填充和編織。
這種獨特的技藝全憑藝人的藝術感悟和熟練的手上功夫。舊時花絲工藝講“三年零一截”,意思是至少三年才能出徒,至于那“一截”多久,則由師父說了算。由于“銀花絲”工藝復雜、工序繁多,不能由一人獨自完成,很多匠工即使學會了制作,也無法獨立門戶,這也是銀花絲學徒大量流失的原因之一。
2.活動流程
2021.06.27
周天
14:00-14:30 嘉賓到場簽到
14:30-14:50 車輛使用培訓
14:50-15:10 花絲琺瑯品鑒
15:10-16:00 琺瑯上色體驗
- 精彩環節 -
車輛使用培訓
剛提車,車輛功能不熟悉?
想知道車輛保養的各種秘訣?
如何讓你的愛車更保值?
6月27日,車輛使用培訓給你答案
花絲琺瑯上色
琺瑯,在中國南方俗稱“燒青”,在北方俗稱“燒藍”。琺瑯本身屬于礦物質,其色彩絢麗,具有寶石般的光澤和質感。這個周天,成都寶源帶您體驗冷琺瑯上色工藝,制作一件您獨一無二的琺瑯掛墜。
“BMW中國文化之旅”項目發起于2007年,是針對中國傳統文化保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社會問題發起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旨在探訪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作為中國汽車行業中一個長期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該項目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是企業參與非遺保護的典范。
“BMW中國文化之旅”不僅通過非遺創新轉化以及“文化+旅游”的方式,探索助力文旅產業發展新模式,同時,多方面、多角度地傳播探訪地區的文化,并整合專業資源、帶動利益相關方,創新性地解決社會問題,對探訪地區產生切實有效的幫助。14年間,項目先后探訪了中國24個省及直轄市和6大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及39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對其中90項亟待保護的非遺項目和研究課題進行了總計超過1630萬元的捐助。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