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順為伴 跨越2000多公里 一顆生姜的“前世今生”
【太平洋汽車 行情頻道】大學畢業他回到家鄉,跟妻子選擇共同創業,讓云南的生姜,走出大山。
從2016年到2022年,一顆生姜,無數次跨越2000多公里。從誕生到走紅,在當下艱難的物流中保持暢銷。這正是浙江嘉興陸正青夫妻正在做的事情。云南老家拉來的生姜,敲開了浙江嘉興的市場,給陸正青一家五口帶來了創富的機遇。
一個外地人為何在浙江嘉興賣俏云南的姜?日銷千斤的致富路,背后又藏有怎樣的開拓史?一起聽聽陸正青的故事。
走出云南 飯口上的“金元寶”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口熱油鍋煸炒爆香的蔥姜蒜里,濃縮了中國人對食物的情感。而陸正青每天的工作就是開著福順前往嘉興及周邊各地,將培育好的味辣香濃的生姜按時送往萬千家庭的餐桌上。
如今陸正青生姜一日可銷售2000-3000斤,成功搶占嘉興生姜市場。然而陸正青初創業時并非一帆風順,也經歷了多番對市場的辛苦探索。
2016年前后,在浙江經營的河粉加工生意失利,陸正青不禁陷入自我懷疑:離鄉創業,是否真的適合自己?一次,陸正青回到云南老家發現,家鄉的生姜長期處在滯銷的狀態,而自己所在的嘉興生姜價格又有優勢,陸正青便萌生了重新創業的想法。
“我和我老婆大學畢業后結了婚,即使現在生活在城市,對農村依然有種刻在骨子里的情結。”陸正青決定,無論成功與否,都要試著把家鄉的姜賣到嘉興去,幫家鄉農民增收,也是為自己實現創業夢。
從聯系渠道、品質把控,再到銷售客戶的每個環節,陸正青邊摸索邊學習,實現了生姜走出云南的“第一口金”。
跑物流運輸,陸正青一方面要保證生姜保質保量按時送達;另一方面,自己拉貨的車輛要安全可靠、空間大、油耗低,這樣才能滿足每天從早到晚的運輸需求,同時也為自己創業降本增效。
經過對輕客產品及品牌口碑的細致比較,陸正青第一輛輕客選擇了江鈴的經典全順,三年累計行駛了15萬公里無大修。在江鈴全順可靠品質和溫暖服務陪伴下,陸正青成功跨過初創業時的成長期,將家鄉的生姜銷出了云南。
福順相伴 6年輪胎上的“創富路”
晨出晚歸,早上天色微亮,陸正青便與江鈴福順一起開啟了一天的工作。首先,陸正青要去倉庫清點庫存,核對當天訂單;確定了今日配送任務后,陸正青便開著福順,前往嘉興及周邊各地的菜市場,將經過加工、品質良好的生姜送到客戶手中。
生姜是穰科植物,適宜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生長。而云南自然條件適宜,所產生姜品質良好,不僅色白飽滿,含油量高,而且干爽多粉、味辣香濃。陸正青通過以云南生姜為賣點,迅速搶占市場。
起初創業時,僅陸正青一人便足夠應付。現在,陸正青夫妻不僅每天協同工作,還聘請了工人,建立了完整的產品線。“我負責運輸送貨,我老婆幫忙線上接單、整理包裝。隨著業務增多,生姜貨運量增加,我對車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江鈴福順空間大,品質好,很適合我們城配運輸。”陸正青解釋說。
云南姜有其季節性。每到十一月份下旬云南姜上市,也就成為陸正青全年最忙碌的時間。從早到晚,往返兩次,在江鈴福順的陪伴下,陸正青貨裝的放心,路也走的舒暢。
“好的產品,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從第一輛經典全順到現在,6年來我一直都用的江鈴車。它皮實耐用的優點,是我們物流運輸創富增收的不二選擇。”陸正青如是說。
創出名氣 續寫福順的下段故事
一年四季無休,6年間無論刮風下雨,江鈴輕客一直陪伴陸正青左右,保障其平安出行,貨物準時送達。江鈴輕客以6年零故障的可靠品質,成為云南生姜持續暢銷背后的創富伙伴。
第一輛經典全順,后來的特順,現在的福順,陸正青跑物流運輸的6年來,車輛唯一的選擇就是江鈴輕客。三輛車換新的過程,同樣是陸正青生姜貿易創出名氣征程的最好見證。從浙江嘉興到金華、杭州甚至上海等地,陸正青駕駛福順在貨運地圖上點亮了一座座城市,也讓家鄉的生姜名氣越來越響。
“我們始終將品質把控放在第一位。收獲來的生姜要進行篩選、加工、包裝等環節,質量過關才能交給客戶,這是我們市場做大的關鍵。而福順對用戶同樣有高標準的服務,這也是我六年來堅持選擇江鈴的深層原因。”陸正青說道。
據陸正青介紹,第一輛經典全順行駛超15萬公里,第二輛特順也有跑了12萬公里的里程,新換的福順繼承了江鈴一如既往的品質,空間大、品質好、性價比高,是降本增效的最優解。“福順作為合資品牌,裝配國外高品質設備的同時,又是自主定價,性價比極高。”陸正青繼續說,“福順11.2立方米的儲物空間很踏實,百公里10升左右的油耗也為我降低了成本。”
越長時間相處,陸正青愈發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不僅是幫助云南生姜走出大山,同時也正以自己的故事成為福順品質的最好背書。
經歷過初創業時的遇冷,如今陸正青找對了方向。每日他駕駛著福順,與更多人協力同行,把創富的道路走得更寬,創的更闊。
(太平洋汽車 保定pa01)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