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電混動技術:單擋只是起步,3擋才是最優解
【太平洋汽車 行情頻道】
曾經,省油是混動車型的撒手锏。但如今好的混動車,必須在性能、平順、安全等多方面都做到優秀。而實現這些的關鍵,就在于變速箱的擋位。原因在于,變速箱能夠改變發動機的傳動比,讓發動機可以選擇更有利的工況進行工作。
也正因此,越來越多混動車型開始從單擋向多擋進化,先進的甚至已經實現3擋。今天就來看看,3擋和單擋區別在哪兒?變速箱擋位的差異,又會在整車層面帶來哪些不同?
3擋VS單擋,孰強孰弱?
要了解清楚3擋和單擋的區別,就得先弄明白二者的原理。最近大熱的混動車型吉利銀河L7搭載的就是3擋DHT變速箱。這款變速箱全稱是“雷神電混3擋變頻電驅DHT Pro”,采用的是雙電機串并聯構型,其中一個電機與發動機端相連,專職發電;另一個電機與車輪端相連,主要用于驅動車輛。
在純電模式和串聯模式下,其離合器是斷開的;而在并聯模式和直驅模式下,離合器則會結合,發動機和電機的動力會一起進入3擋DHT變速箱中,進行整理后再輸出至車輪。
圖:3擋變頻電驅DHT Pro
而單擋DHT變速箱在很多傳統混動車型上都有應用,比亞迪宋PLUS DM-i就是其中之一。比亞迪宋PLUS DM-i采用的是單擋串并聯架構,電池電量充足時,電池直接提供驅動力;電量匱乏時,車輛以低速或中高速巡航時,啟動HEV串聯模式;電量匱乏、車輛高速續航時,采用發動機直驅;電池電量匱乏、急加速的情況下,發動機和電機都會進入動力輸出狀態,達到滿額功率輸出。
不過,宋PLUS DM-i的單擋DHT變速箱雖然能實現純電、串聯、直驅三種工作模式,但存在一個先天劣勢,速度只能“直來直去”,車速和發動機轉速只能是線性關系,在低速情況下的發動機輔助加速不強,性能也相對要弱;而銀河L7搭載的3擋變頻電驅DHT Pro,能打破發動機和轉速之間的線性關系,即使在低速情況下,變速箱也能對發動機的轉速進行調節,速度配比自然也就更多元。
而且,由于電機的性能會隨著車速的增加而衰減,很多混動車型車速在60-70km/h左右時,電機性能就會開始出現不足,因為此時車速還沒有達到發動機介入的點。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會覺得宋PLUS DM-i在中段會出現一定的不足,讓人感覺加速不夠暢快,不夠線性。而銀河L7由于采用3擋變頻電驅DHT Pro, 車速20km/h 以上發動機就介入驅動,加速更絲滑。
老將VS新秀,誰能駕馭全工況?
做完理論層面的對比,再來看看不同用車場景下,實際駕駛體驗的差異。
首先,看城市擁堵路況。擁堵路況低速行駛時,吉利銀河L7可采用純電驅動方式,3擋變頻電驅DHT Pro也可以讓車輛在純電和串聯模式中切換實現高效運行。車速超過20km/h行駛時,3擋變頻電驅DHT Pro可“無感”智能切入并聯模式,而宋PLUS DM-i要達到70km/h才能進入并聯模式。因此,相比單檔,3擋變頻電驅DHT Pro對于并聯模式的車速條件要求更低,這意味可以根據用車場景,更高效的調節工作模式。
再看高速路段。得益于3擋變頻電驅DHT Pro高效并聯直驅,高速場景下可實現更高效的回充和充沛的動力儲備。據媒體實測,在高速需要超車的路段上,吉利銀河L7在時速達到80km/h后,可瞬間完成3擋降2擋,釋放2680N·m輪邊扭矩,80~120km/h加速僅為4.56s,動力隨叫隨到,超車非常有信心。
而采用單擋DHT變速箱的比亞迪宋 PLUS DM-i,在80km/h后進行加速會明顯感覺后勁不足,特別是在饋電的情況下尤其如此,因此在高速超車時候需要預留一段比較長的超車啟動距離。
面對需要爬坡、越野脫困等嚴苛工況,3擋變頻電驅DHT Pro會即時調整能量分配、擋位和工作模式,通過變頻調節,充分利用高達287kW的系統綜合功率和4920Nm的輪端扭矩,以“降擋增扭”的方式爆發強大動力儲備。
尤其是環山公路中,面對不斷的入彎和出彎,速度需隨路況不斷變化。但不管什么情況,3擋變頻電驅DHT Pro在保障動力響應及時、換擋平順的同時,還讓整車獲得更強的循跡性和穩定性,山路開車更安心。而單擋電混車型,面對爬坡等嚴苛場景,發動機既要兼顧發電,又要兼顧驅動,在虧電情況下,容易發生失速事故。
不難看出,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實車體驗,3 擋DHT變速箱都比單擋DHT變速箱更契合當下混動車型的升級需要。以更高效的工況覆蓋用戶用車的更多場景,新一代的3擋變頻電驅DHT Pro,或將成為未來電混車型的最佳選擇。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孝感01)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