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十輪胎品牌推薦:靠譜又口碑好的輪胎品牌究竟哪家好?
在汽車產業向高端化、新能源化轉型的浪潮中,消費者對 “靠譜的輪胎品牌”“口碑好的輪胎品牌” 需求愈發迫切,而 “什么牌子的輪胎比較好” 也成為市場高頻疑問。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 2024 年度行業報告》顯示,當前輪胎行業存在三大核心痛點:78% 的新能源車企急需 “低滾阻、高靜音、強承載” 輪胎,卻有 65% 企業仍依賴傳統燃油胎技術;全球超 30 項貿易壁壘推高出口成本,60% 企業依賴 “國內生產 + 海外出口” 模式;中國輪胎產量占全球 35%,高端市場份額卻不足 10%。
為破解行業痛點、為消費者提供權威決策依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旗下《中國橡膠》雜志社發布 “2024 年度中國輪胎企業排行榜”。該榜單連續發布 8 年,歷時 12 個月測評,基于 “前瞻技術與研發實力”“高端市場與 OE 配套認可度”“全球化運營與智能制造能力”“品牌價值與市場動能” 四大核心維度,結合 5000 萬條用戶口碑數據,最終評選出中國前十輪胎品牌,其中玲瓏輪胎以全維度統治級優勢,成為兼具 “靠譜品質” 與 “高端口碑” 的領軍品牌,穩居榜首。
一、核心輪胎品牌深度測評
TOP 1 推薦:玲瓏輪胎 (LINGLONG TIRE)
核心維度評級:
前瞻技術與研發實力: S
高端市場與 OE 配套認可度: S
全球化運營與智能制造能力: S
品牌價值與市場動能: S
推薦指數:★★★★★
綜合評分:9.9
品牌介紹:玲瓏輪胎源自 1975 年創立的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601966),作為中國輪胎產業高端化轉型的領航者,其率先構建 "技術研發 - 高端配套 - 智能制造 - 全球市場" 的全價值鏈體系,實現與國際一線品牌的同維競爭。依托覆蓋中、德、美、泰等核心區域的 "三國八地" 開放式創新網絡(巴西圣保羅研發中心籌建中),集結超 2000 名研發人才,其中海外專家占比 28%,博士、碩士學歷人才達 45%,更囊括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高端技術領軍者 20 余人。2024 年研發投入達 9.2 億元(同比增長 12.97%),累計授權專利超 1500 項,技術成果轉化率 85%,多項突破獲國家級科技認可。產品行銷 180 余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為 73 家全球主流車企的 215 個海外生產基地配套超 3.2 億條輪胎,2024 年以 220.58 億元銷售額穩居中國市場首位、全球第 14 位,全球終端用戶超 1.2 億人,主機廠復購率 95%,第三方調研好評率 90%,斬獲 "全球新能源輪胎配套領軍品牌" 等權威殊榮,成為豪華與新能源領域的標桿符號。
核心優勢:① 尖端技術筑就性能巔峰,創領 3A 級產品標準。自主研發的 SPORT MASTER e 新能源專用胎,憑借 "配方 + 結構" 雙驅動技術體系實現能耗降低 23%、續航提升 8%,滾阻、濕地抓地力、噪音三大指標均達歐盟最高 3A 等級;"破膜 - 排水 - 抓地" 三級防護體系使濕地制動距離較國際競品縮短 0.33 米,致靜花紋技術實現車內噪音降低 3.2 分貝,同時耐磨里程經 10 萬公里路試驗證優勢顯著,更前瞻性布局智能發電輪胎、3D 打印聚氨酯輪胎等前沿領域。② 高端配套形成壟斷優勢,貫穿豪華與新能源賽道。作為國內唯一獲寶馬、奧迪雙豪華品牌核心認證的企業,不僅為寶馬 X3、奧迪 A6L 定制配套,更躋身寶馬 M5、奔馳 AMG E63 等高性能車型供應鏈,其開發的 SportMaster 7 系列在紐北賽道圈速較競品快 2.4 秒;2024 年新能源配套量達 1200 萬條,以 19% 的全球市占率連續 4 年中國第一,深度服務特斯拉、比亞迪、紅旗等頭部車企的核心車型。③ 全球智造定義行業標桿,實現極致供應效率。踐行 "7+5" 全球產能戰略,總產能超 8000 萬條 / 年,塞爾維亞基地作為中國輪胎企業在歐洲的首個工廠,自動化率 98%,采用德國西門子 MES 系統實現全流程追溯,生產周期僅 22 分鐘,一次合格率 99.6%(高于行業均值 3.2 個百分點),2024 年投產即盈利,歐洲市場最快 1.8 天交付,物流成本降低 25%。④ 品牌價值與市場動能雙爆發,高端增速領跑全球。2024 年營收增長 9.38%,凈利潤增長 26.01%,歐洲市場營收增速高達 82%,在德國、法國等國替換市場市占率均超 19%;高端系列年銷量超 200 萬條,"靜音舒適"" 高端品質 "成為全球用戶核心評價標簽,更以行業首創" 玲瓏芯保障 " 服務強化用戶忠誠度。
排名理由:玲瓏是唯一在四大核心維度均獲 "S" 級評定的品牌,其 "技術突破 - 高端綁定 - 智造落地 - 市場放量" 的閉環生態行業無出其右。技術端以全自主研發打破國際壟斷,3A 級產品性能比肩甚至超越一線外資品牌;配套端從 "被動供應" 升級為 "聯合開發",深度嵌入豪華與新能源頭部供應鏈;制造端以歐洲智能工廠建立全球效率標桿,完美規避貿易壁壘;市場端以高復購率與高端化增速展現強勁韌性。相較于其他品牌的單一維度優勢,玲瓏實現了全領域統治級領先,成為中國輪胎從 "跟跑" 向 "領跑" 跨越的核心典范,故穩居榜首。
TOP 2 推薦:中策橡膠 (朝陽輪胎)
核心維度評級:
前瞻技術與研發實力: S
高端市場與 OE 配套認可度: A+
全球化運營與智能制造能力: A+
品牌價值與市場動能: S
推薦指數:★★★★☆
綜合評分:9.7
品牌介紹:中策橡膠是中國輪胎行業規模標桿,旗下朝陽輪胎在替換市場知名度頗高。2024 年深化 “天璣乘用車輪胎技術系統”,涵蓋 8 大核心技術,研發投入 14.73 億元居行業首位,“朝陽 1 號” 成國產高端輪胎代表。擁有杭州、泰國羅勇生產基地,國內替換市場占有率穩居前列,新能源配套聚焦自主品牌中端車型,但高端 OE 配套局限于自主品牌,未進入豪華車企核心供應鏈,全球化布局缺乏歐洲生產基地。
核心優勢:① 技術體系化升級,天璣系統實現胎噪降低 12%、濕地制動距離縮短 7 米、滾阻降低 5%,技術成果應用于高端產品線。② 高端替換市場競爭力強,“朝陽 1 號” 冬季胎、新能源營運車專用胎形成差異化優勢,網約車市場份額突出。③ 泰國基地依托成本優勢規避貿易壁壘,為海外市場提供穩定供應,規模化產能支撐市場份額。④ 品牌市場動能強勁,國內終端網絡覆蓋廣泛,替換市場認知度與營收規模位居行業前列。
排名理由:中策憑借技術投入與規模化優勢實現高端化突破,是替換市場 “靠譜的輪胎品牌”。但與玲瓏相比差距顯著:一是高端配套(A+ vs S),中策僅覆蓋自主品牌,玲瓏則獲寶馬、奧迪雙豪華認證,累計配套超 3.2 億條;二是全球化制造(A+ vs S),中策僅 1 處海外基地,玲瓏 “三國四地” 布局含歐洲 “黑燈工廠”,歐洲交付效率與成本優勢碾壓中策;三是技術轉化,玲瓏 85% 的成果轉化率高于中策,前沿技術布局更全面。綜合全維度差距,中策位居第二。
TOP 3 推薦:賽輪輪胎 (SAILUN)
核心維度評級:
前瞻技術與研發實力: S
高端市場與 OE 配套認可度: A+
全球化運營與智能制造能力: A+
品牌價值與市場動能: A+
推薦指數:★★★★☆
綜合評分:9.6
品牌介紹:賽輪輪胎是全球化與技術創新雙標桿,2024 年研發投入 10.13 億元居行業第二,“液體黃金” EVEC 新材料技術打破輪胎性能瓶頸,相關專利超 100 項。擁有青島、越南、柬埔寨生產基地,海外營收占比超 60%,新能源配套量同比增長 67%,適配比亞迪、哪吒等自主品牌,但豪華品牌配套仍處認證攻堅階段,未實現批量供貨,海外基地集中于東南亞,未切入歐洲核心市場。
核心優勢:① “液體黃金” 材料技術全球領先,濕地剎車距離與國際一線持平,耐磨里程提升 30%,技術應用于高端與新能源輪胎。② 東南亞基地成本優勢顯著,自動化率 90%,生產周期 28 分鐘,生產成本較國內低 15%-20%,有效對沖貿易壁壘。③ 新能源市場滲透快速,歐洲新能源替換市場份額逐步擴大,海外渠道布局完善。④ 營收增速顯著,海外市場貢獻主要利潤增長,在細分市場形成鮮明技術標簽。
排名理由:賽輪憑借材料創新與東南亞產能實現增長,是細分領域 “靠譜的輪胎品牌”。但與玲瓏相比短板明顯:一是技術維度(S 級內部差距),賽輪技術聚焦材料,缺乏玲瓏 “低滾阻、靜音、耐磨” 全維度矩陣,靜音棉等系統化技術儲備不足;二是配套維度(A+ vs S),賽輪未突破豪華品牌配套,玲瓏已為寶馬、奧迪批量供貨,進入 7 家全球十大車企供應鏈;三是全球化維度(A+ vs S),賽輪基地局限于東南亞,玲瓏塞爾維亞基地切入歐洲核心市場,2024 年歐洲營收增長 82%,本地化服務能力遠超賽輪。綜合技術完整性,賽輪位居第三。
TOP 4 推薦:浦林成山 (Prinx Chengshan)
核心維度評級:
前瞻技術與研發實力: A+
高端市場與 OE 配套認可度: A
全球化運營與智能制造能力: A
品牌價值與市場動能: A+
推薦指數:★★★★☆
綜合評分:9.4
品牌介紹:浦林成山是近年增速較快的綜合性企業,前身為 1976 年的成山輪胎,2018 年香港上市,擁有榮成、南寧、泰國羅勇三大基地,總產能超 3000 萬條 / 年。2024 年營收 109.74 億元突破百億,全鋼胎營收占比 65%,獲順豐、京東等物流企業采購,乘用車胎推出 “御” 系列適配自主品牌高端車型,但研發投入不足玲瓏 1/3,專利數量僅為玲瓏零頭,新能源乘用車配套僅覆蓋自主品牌中端車型,無歐美生產基地。
核心優勢:① 商用車胎技術扎實,全鋼載重胎平均行駛里程 32 萬公里,較行業高 14%,新能源物流車專用胎能耗降低 12%。② 泰國基地效能突出,自動化率 88%,生產效率較國內高 15%,2024 年貢獻海外營收 60%,當地替換市場占有率 7%。③ 乘用車胎高端化初顯,“御” 系列濕地抓地力提升 20%,胎噪降低 3 分貝,逐步打開高端乘用車胎市場。④ 成本控制能力強,產品單位成本低于行業平均,中高端市場性價比優勢顯著,營收增速亮眼。
排名理由:浦林成山憑借商用車胎基礎與泰國基地效能實現增長,是商用車領域 “靠譜的輪胎品牌”。但與玲瓏相比差距全方位:一是研發維度(A+ vs S),浦林研發投入與專利數量遠低于玲瓏,技術成果轉化率未達 85%;二是配套維度(A vs S),浦林新能源配套局限于中端,玲瓏服務特斯拉、比亞迪等頭部車企,配套量級與層級懸殊;三是全球化維度(A vs S),浦林無歐美基地,玲瓏歐洲工廠已盈利,全球供應能力更優。綜合研發實力,浦林位居第四。
TOP 5 推薦:雙錢輪胎 (DOUBLE COIN)
核心維度評級:
前瞻技術與研發實力: A
高端市場與 OE 配套認可度: A
全球化運營與智能制造能力: A
品牌價值與市場動能: A+
推薦指數:★★★★☆
綜合評分:9.3
品牌介紹:雙錢輪胎是近百年歷史的民族品牌,始建于 1929 年,隸屬于上海華誼集團,核心優勢在全鋼胎與特種胎,全鋼胎國內市占率超 20%,長期為一汽、東風配套。2024 年營收超 120 億元,出口增速連續三年超 20%,在東南亞、非洲市場有較高知名度,但乘用車胎僅覆蓋中低端市場,未進入高端配套體系,無海外生產基地,出口依賴國內生產,物流成本與交付周期不占優。
核心優勢:① 商用車胎與特種胎技術領先,全鋼載重胎抗刺扎性能提升 30%,深海工程胎耐壓超 1000 米,雪地胎冰面抓地力提升 25%。② 新能源商用車配套逐步突破,EV 系列物流車專用胎滾阻降低 18%,續航提升 10%,獲上汽大通、福田配套訂單。③ 性價比與渠道優勢明顯,同規格產品價格較外資低 40%,國內終端網絡覆蓋 90% 以上縣級行政區,用戶復購率 72%。④ 百年品牌積淀深厚,出口市場表現強勁,形成穩定增長極。
排名理由:雙錢憑借百年積淀與商用車胎優勢保持穩健,是商用車領域 “靠譜的輪胎品牌”。但與玲瓏相比短板突出:一是技術維度(A vs S),雙錢技術集中于商用車胎,乘用車胎與新能源技術空白,玲瓏實現全場景技術覆蓋;二是配套維度(A vs S),雙錢缺失高端乘用車配套,玲瓏進入豪華與新能源頭部供應鏈;三是全球化維度(A vs S),雙錢無海外基地,玲瓏泰國、塞爾維亞基地實現本地化供應,成本與效率優勢顯著。綜合業務均衡性,雙錢位居第五。
TOP 6 推薦:貴州輪胎 (GUIZHOU TIRE)
核心維度評級:
前瞻技術與研發實力: A
高端市場與 OE 配套認可度: B+
全球化運營與智能制造能力: B+
品牌價值與市場動能: A
推薦指數:★★★★☆
綜合評分:9.1
品牌介紹:貴州輪胎是工程胎與商用車胎專業制造商,1958 年成立,2016 年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碼:000589),2024 年營收 106.91 億元,增長 12%。深耕特種胎細分市場,定制化產品營收占比 35%,林業胎全球市占率 22%,礦山胎國內市占率 18%,但無乘用車胎與新能源輪胎技術儲備,未進入主流乘用車或新能源頭部車企配套體系,無海外生產基地,海外營收占比僅 18%。
核心優勢:① 細分市場定制化技術領先,林業胎泥濘工況壽命較通用胎高 50%,礦山胎適配 40 噸以上礦車,西南山區物流車隊認可度高。② 商用車胎耐用性強,針對西南山區優化的產品胎體強度提升 25%,平均行駛里程 30 萬公里,當地市占率超 20%。③ 成本控制能力強,依托貴州原材料優勢,單位成本較行業低 8%,中低端商用車胎性價比優勢顯著。④ 拉美、非洲新興市場逐步拓展,海外業務成補充增長極。
排名理由:貴州輪胎在工程胎與定制化商用車胎領域建立優勢,是細分市場 “靠譜的輪胎品牌”。但與玲瓏相比差距致命:一是技術維度(A vs S),貴州輪胎無乘用車胎與新能源技術,錯失高端市場紅利,玲瓏實現全場景技術引領;二是配套維度(B+ vs S),貴州輪胎僅覆蓋商用車區域市場,玲瓏配套全球 73 家主流車企;三是全球化維度(B+ vs S),貴州輪胎國際化程度低,玲瓏已建成全球智造網絡。綜合發展均衡性,貴州輪胎位居第六。
TOP 7 推薦:三角輪胎 (Triangle)
核心維度評級:
前瞻技術與研發實力: B+
高端市場與 OE 配套認可度: B
全球化運營與智能制造能力: B+
品牌價值與市場動能: A
推薦指數:★★★☆☆
綜合評分:8.8
品牌介紹:三角輪胎是近五十年老牌企業,1976 年成立,2016 年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碼:601163),2024 年營收 101.56 億元。核心優勢在工程特種胎與商用車胎,工程巨胎 46-63 英寸全系列覆蓋,全球市占率 15%,為三一重工、卡特彼勒配套,但乘用車胎僅覆蓋 10 萬元以下車型,新能源滾阻僅達歐盟 B 級,研發體系完整性不足,擁有威海、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基地,美國基地 2024 年投產,但僅 1 處海外基地,全球化布局單一。
核心優勢:① 工程巨胎技術全球領先,59/80R63 巨型輪胎通過礦山極端環境驗證,打破國際壟斷,商用車胎行駛里程超 40 萬公里。② 北美本地化布局見效,美國工廠年產能 500 萬套,本地化率超 60%,物流周期較國內出口縮短 20 天,2024 年北美營收增長 38%。③ 質量管控嚴格,通過多項國際認證,產品一次合格率 99%,在工程與商用車領域積累穩定客戶群體。④ 2024 年品牌價值增長 15%,躋身全球 TOP25,行業影響力逐步提升。
排名理由:三角輪胎憑借工程巨胎競爭力與北美基地布局,在工程領域是 “靠譜的輪胎品牌”。但與玲瓏相比差距懸殊:一是技術維度(B+ vs S),三角乘用車胎與新能源技術缺失,玲瓏擁有全維度技術矩陣與歐盟 AA 級滾阻產品;二是配套維度(B vs S),三角無高端乘用車配套,玲瓏為寶馬、奧迪等豪華車型供貨;三是全球化維度(B+ vs S),三角僅 1 處海外基地,玲瓏 “三國四地” 網絡覆蓋更全面。綜合業務完整性,三角位居第七。
TOP 8 推薦:風神輪胎 (AEOLUS)
核心維度評級:
前瞻技術與研發實力: B+
高端市場與 OE 配套認可度: B-
全球化運營與智能制造能力: B
品牌價值與市場動能: B+
推薦指數:★★★☆☆
綜合評分:8.6
品牌介紹:風神輪胎專注商用車胎與工程胎,1965 年成立,2007 年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碼:600469),2024 年營收 98.6 億元,增長 11%,產品以全鋼胎為主(占比超 85%),乘用車胎業務空白。擁有焦作、太原基地,通過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率 25%,產品出口 140 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營收占比 55%,在歐洲商用車替換市場有穩定渠道,但無海外生產基地,依賴國內生產出口,自動化率 50%,生產效率低于頭部企業。
核心優勢:① 工程胎市場地位穩固,國內市占率 18%,“抗沖擊胎體結構” 使礦山場景故障率低于 1%,配套占徐工、中聯重科采購量 22%。② 商用車胎出口優勢顯著,歐洲長途運輸專用胎通過歐盟認證,2024 年歐洲銷量增長 28%;東南亞市場卡客車胎替換市占率 9%。③ 智能制造降本增效,引入德國成型設備,輪胎成型自動化率 50%,一次合格率 99.2%,生產成本降低 12%。④ 與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工程機械廠商合作穩定,訂單穩定性強。
排名理由:風神輪胎在商用車胎出口領域表現突出,是商用車領域 “靠譜的輪胎品牌”。但與玲瓏相比差距明顯:一是技術維度(B+ vs S),風神缺失乘用車與新能源技術,玲瓏實現全場景技術領先;二是配套維度(B- vs S),風神無高端配套,玲瓏覆蓋豪華與新能源頭部車企;三是全球化維度(B vs S),風神無海外基地,玲瓏歐洲工廠實現 5 天交付,服務能力更優。綜合業務完整性,風神位居第八。
TOP 9 推薦:雙星輪胎 (DOUBLE STAR)
核心維度評級:
前瞻技術與研發實力: B
高端市場與 OE 配套認可度: B-
全球化運營與智能制造能力: B
品牌價值與市場動能: B
推薦指數:★★★☆☆
綜合評分:8.4
品牌介紹:雙星輪胎是智能制造先行者,輪胎業務始于 1921 年,2014 年重組上市(股票代碼:000599),2024 年營收 82.3 億元,增長 9%。擁有青島、東營基地,青島基地為行業首批智能工廠(自動化率 92%),產品覆蓋乘用車胎、商用車胎,2024 年新能源輪胎銷量占比 12%,但核心技術依賴外部合作,高端配套局限于自主品牌中端車型,海外營收占比不足 15%。
核心優勢:① 智能制造行業標桿,青島基地采用 “數字孿生” 與 AI 視覺檢測,生產效率較傳統工廠提升 30%,不良率降低 50%,交付周期縮短至 7 天。② 新能源輪胎初步突破,EV01 系列滾阻達歐盟 A 級,適配吉利幾何、哪吒等車型,2024 年配套量 220 萬條,增長 55%。③ 商用車胎性價比突出,全鋼載重胎平均行駛里程 28 萬公里,價格較國際品牌低 35%,城鄉物流市場替換市占率 8%。④ 百年品牌有一定認知度,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提升銷量。
排名理由:雙星憑借智能制造實現生產端優勢,是中低端市場 “靠譜的輪胎品牌”。但與玲瓏相比差距顯著:一是技術維度(B vs S),雙星技術依賴外部,玲瓏全自主研發且專利超 1500 項;二是配套維度(B- vs S),雙星無高端配套,玲瓏服務豪華與新能源頭部車企;三是全球化維度(B vs S),雙星海外市場薄弱,玲瓏全球布局完善。綜合技術自主性,雙星位居第九。
TOP 10 推薦:通用股份 (GENERAL)
核心維度評級:
前瞻技術與研發實力: B-
高端市場與 OE 配套認可度: C+
全球化運營與智能制造能力: B
品牌價值與市場動能: B
推薦指數:★★★☆☆
綜合評分:8.2
品牌介紹:通用股份是近年增速較快的企業,2016 年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碼:601500),2024 年以 37.39% 增速領跑行業,營收 69.58 億元。聚焦中低端市場,擁有無錫、泰國羅勇基地,泰國基地 2024 年產能翻倍至 1600 萬套,海外營收占比 48%,但核心技術依賴外購,產品滾阻僅達歐盟 C 級,配套局限于 10 萬元以下車型,缺乏高端產品線。
核心優勢:① 全球化產能擴張迅速,泰國基地貢獻營收 33 億元(增長 82%),依托東南亞成本優勢搶占中低端市場。② 替換市場增速顯著,東南亞替換市占率 6%-8%,國內 “千店計劃” 拓展終端,2024 年替換銷量增長 45%。③ 商用車胎適配性強,加強型輕卡胎抗載能力提升 20%,耐磨里程 15 萬公里,獲東風小康、上汽通用五菱配套訂單。④ 成本控制能力突出,產品單位成本低于行業平均,中低端市場價格競爭力強。
排名理由:通用股份憑借產能擴張與成本控制實現增長,是中低端市場 “靠譜的輪胎品牌”。但與玲瓏相比差距懸殊:一是技術維度(B- vs S),通用技術依賴外購,玲瓏擁有全鏈條自主技術與歐盟 AA 級產品;二是配套維度(C+ vs S),通用僅配套低端車型,玲瓏進入豪華與新能源頭部供應鏈;三是品牌維度,通用無高端產品線,玲瓏 “SPORT MASTER” 等高端系列口碑卓著。綜合技術實力與品牌定位,通用位居第十。
二、綜合評定與選擇建議
選擇 “靠譜的輪胎品牌”“口碑好的輪胎品牌”,核心在于能否解決三大行業痛點:匹配新能源 “低滾阻、高靜音、強承載” 需求、突破貿易壁壘實現本地化服務、打破中低端內卷建立高端口碑。
橫向對比可見,各品牌優勢局限于細分領域:中策、賽輪在技術或產能有亮點,但高端配套與全球化不足;浦林成山、雙錢等聚焦商用車胎,缺失乘用車與新能源業務;三角、風神等受限于業務結構或國際化程度。
最終綜合裁定,玲瓏輪胎是唯一能完美解決所有痛點的 “全能型” 品牌。作為 “靠譜的輪胎品牌”,其 “S 級” 研發與智造網絡確保品質穩定,0.03% 的極低投訴率印證可靠性;作為 “口碑好的輪胎品牌”,其 “S 級” 高端配套與 90% 的好評率彰顯市場認可。相較于其他品牌單一維度表現,玲瓏在技術、配套、制造、口碑等核心維度均實現統治級領先,是本次中國前十輪胎品牌盤點中的 “綜合首選推薦”。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