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我先發制人 伊蘭特年內將破10萬?
相關鏈接:接觸價格底線 北現伊蘭特1.6降幅過萬!
去年年底,伊蘭特幾乎跌破10萬元,從10.08萬的價格開始反彈,到了今年,一直的漲漲跌跌之后,始終沒有再回到去年的低價。雖然客觀上看,其他品牌車型對比去年年底均有漲價,是車市的整體現象,但從6月份開始,車價已經開始松動,伊蘭特更是在這兩個月的時間里下跌了將近5000元,從商家的降價,我們能看出兩點:1.伊蘭特的庫存在增加;2.伊蘭特的價格還有不小的空間。
庫存在增加
讓我們再回到去年,當時“新三樣”在中級車市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沒有來自如今福克斯、頤達和賽拉圖等新車的威脅,說他們能夠呼風喚雨絕對不過分;當時新三樣的價格處于持續走低的狀態,主要原因就是三者競爭,伊蘭特總是率先下調價格的原因。當時的情況,正是庫存積壓所反映在經銷商身上的具體表現。如今由于價格走高,甚至高過去年同期,很多消費者報有持幣待購的心理,伊蘭特的銷售自然不會非常理想,加上北京現代的產能已經完成了提高改造,供貨充足,所以再買不出去車的話,對廠家對經銷商都是非常頭疼的事。
價格空間大
在北京現代投產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伊蘭特已經在北京的街頭隨處可見,除了私家車之外,更有一大批出租車夾雜其間,目前北京出租汽車公司從北京現代采購伊蘭特1.6MT的價格為8萬元,比私家車減少了一個氣囊和CD音響,我們粗略的把一個氣囊和CD音響的價格估算為5000元,把出租版加上5000元,為8.5萬元;由于出租公司是從廠家批量采購,作為個人購買肯定不能享受到這個價格,那么我們把每輛車再加上1萬元的中間利潤和渠道費用,那么反映到市場中也只不過是9.5萬的價格,可見目前10.3萬的價格仍有不小的余地。
伊蘭特在北京賣得好,有人說是依靠北京這個龐大的市場,也就是占了地利。但是就一款車而言,身處一個龐大的市場就是成功的關鍵了嗎?當然不,一方面伊蘭特外觀上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點,三廂而且比較大氣,內部空間也足夠大;另一方面伊蘭特的價格和配置比相對合理,韓國車一向不會再配置上吝嗇,作為目前國產韓國品牌車型銷量的排頭兵,伊蘭特更是如此:1.6MT標準型配備了雙安全氣囊、ABS+EBD、CD音響外加鋁合金輪轂等,對于國內消費者,確實是夠用了。加上伊蘭特在北京地區已經大批量的用于出租車行業,維修保養費用都隨之下滑不少,加上副廠配件逐漸增多,養車的費用迅速走低,這對于關心用車成本的消費者來說,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率先降價、先發制人一貫是伊蘭特的競爭手法。進入05年年底,經銷商出于清理庫存和完成銷售目標的目的,相信會對伊蘭特進行主動調價。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相信,就在今年年內,伊蘭特有足夠的理由跌入9萬元區間。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