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遠看,未來最具可實現性的動力是氫燃料電池。隨著社會日益發展,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氫是唯一能夠持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載能體。
30多年以前,通用汽車公司就在底特律制造出一部可行駛的燃料電池車。20世紀80年代中期,通用公司再度開展對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發。1998年組建的“全球替代驅動技術中心”,在美國和德國設有三個研究基地,共約有250名科研人員對與燃料電池項目進行各種研發 工作。
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男女馬拉松比賽的引導車“氫動一號”概念車,就是通用汽車全球替代驅動技術中心研制的科研成果之一。這輛零排放燃料電池車,以液態氫作為燃料帶動一個燃料電池組,其排放物僅僅是水。它的燃料電池組總體積僅相當于一臺普通的汽油發動機。
據聯合國預測,全世界當前的客貨車輛總數為8億輛,到2030年,這個數目將翻一番,氫燃料電池技術將代表高效、無污染、無噪音的21世紀驅動系統,它必將給整個汽車工業帶來根本性的變革。發動機的設計會變,汽車業的供應系統也隨之改變。通用汽車的專家預計,化學工業將扮演重要角色。由于燃料電池車電子設備大量增加,對電子硬件和軟件業的合作需求也將增加。到2020年,歐美有望普遍建立供氫的基礎設施,通用汽車的燃料電池車將在此前批量問世。
只有當燃料電池車和燃料同時條件具備,燃料電池車才可能取得上百萬的銷售量。在此之前,車載燃油重整為燃料電池提供氫源,應該是很好的過渡方案。
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仍有較長的路要走。在燃料電池汽車最終真正進入市場之前,必須解決氫的制備、儲存與運輸等具有挑戰性的技術難題。
以燃料電池技術為代表的汽車動力新科技,將有力地促進中國的能源和環保事業的發展,中國完全能夠避免發達國家在能源和環境問題上所走的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