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不小 產品低端 緊固件難進汽車配套圈
6月29日,國家質檢部門相關網站公布了湖南長豐公司召回某品牌車的信息。問題就出在小小的緊固件上:由于自動變速器手動控制桿上的螺栓存在缺陷,可能導致控制線控制位置發生錯位,無法實現正確的換擋操作。
汽車是一個裝配型產品,因此緊固件的作用非常重要。轎車中的高強度緊固件屬于關鍵零部件之一,價值占全車的3%~5%。
通用機械零件原本是我國的傳統優勢產業。但在轎車用緊固件領域,目前仍以國外產品為主。一項統計顯示,我國轎車用高強度緊固件的國內供應量不足25%,大部分需從國外采購。
近來,一些國際緊固件巨頭也開始在我國建廠生產。如連接技術和裝配技術領域世界最大的跨國公司德國伍爾特集團不久前透露,計劃投資2400萬歐元在沈陽建設一家獨資生產廠,生產高檔螺栓等緊固件,主要目標客戶是沈陽的汽車生產商和零部件供應商。
另外,國外一些緊固件企業也開始大量在我國采購。比如美國最大的緊固件采購商FASTCO公司,2003年開始在上海設立采購機構,目前每年在我國采購的緊固件銷售額已達1億美元。
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緊固件產量達到400萬噸以上,已超過世界緊固件總產量的1/4;銷售額300億元,卻僅占世界總銷售額的10%左右。2005年,我國緊固件出口產品150.75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38%,銷售額17.85億美元。出口的平均價格為每噸1240美元。而我國進口的緊固件平均價格高達每噸9000美元,相差七八倍。
業內人士指出,這些年,歐美國家的緊固件制造商已大部分放棄了中低檔次產品的生產,轉向高檔產品或以貿易為主。在我國緊固件產業出口快速增長的背后,是國際分工的重新調整,我國緊固件產業僅僅占據了低端產品這部分。因此,“緊固件生產第一大國”的名稱并不值得驕傲。
業內專家認為,我國緊固件產品較少進入高端市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產品質量不穩定。一些國外采購商反映,從我國企業采購,雖然初期進行過質量檢驗,但在供貨中間發生質量問題的情況不在少數。
我國緊固件制造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確實在某些層面已經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一些起步較早的企業已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近年來有不少企業購置了先進的制造設備來保證產品品質。據業內人士介紹,有些緊固件企業意識到產品制造水平的差距,還請來專家咨詢,對工藝裝備進行改進,一些企業硬件設備上與國外企業已相差不多。但絕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從根本上升級自身的管理理念。由于管理水平、員工技能的差別,用同樣的材料、同樣的設備,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卻很不一樣。生產一致性差成為影響緊固件產品進入中高端配套市場的重要原因。
業內專家指出,我國緊固件產品難以進入轎車配套體系,另一個原因是企業研發能力不夠強,為新車或主機新產品配套的能力較弱。高強度緊固件品種和質量,對汽車整車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從當前汽車緊固件發展情況來看,多數緊固件企業沒有真正的核心技術產品,在新產品開發上依然沿用舊的開發模式。一些自主品牌企業,雖然實現了國內制造,但設計能力較差,多數產品只能按來圖加工。
緊固件企業也沒有與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和新產品開發模式。
業內專家舉例說,國外汽車發動機用緊固件強度至少要求在10.9級以上,而國內一般只能生產強度10.9級以下的產品,關鍵部件如缸蓋螺栓、連桿螺栓等由于材料的原因,還是以進口產品為主。據專家介紹,國內也在加大力度研發高強度緊固件,近期已有樣品出來,但還不能批量生產。
我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給緊固件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面對跨國公司緊固件廠商的競爭壓力,從處于跟蹤和低端產品階段過渡到自主開發走向高端,我國緊固件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