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節后汽車
廠商是否會舉起價格大旗的討論很難有個準確的結果。因為價格一是取決于市場供求,二是取決于企業對于利潤和市場份額的取舍。在很多時候都需要價格來維持動態平衡。根據業內的預測,二季度汽車降價與漲價壓力并存。
隨著大家對車市樂觀預期,新車投放速度會加快,
上海車展上各廠家主打的約20款新車將于今年投放市場,這是今年車價的“攪局者”,勢必會影響今年主要細分市場的價格繼續走低。但另一方面,影響汽車漲價的因素也存在,原材料價格上漲,新法規例如《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的實施,規范經銷 網絡,保持價格的穩定,例如
廣本系列車型就因為此政策影響出現加價現象。因此,從總體來說,造成汽車價格下降的因素仍將起主導作用,漲價因素有可能對部分車型價格造成一定影響,但有觀點認為漲價對價格整體變化影響不會很大,降價仍將是上半年的大勢所趨。
樂觀看法居多
目前對下半年的車市持樂觀態度者居多。根據4月2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3月份國內汽車銷售數據:3月份國內汽車產銷較2月增長82.82%,轎車、載貨車、客車產銷同時創出歷史最高記錄。
3月份
乘用車市場創歷史最高紀錄,根據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的分析,由于3月份后半月銷售明顯增速,在現有統計的數據中還沒有包括消化去年庫存的量,因此,月中可以看做是各大企業消化庫存的一個重要節點。賣到直接用戶手中的數量,可能比實際統計的數量還多,實質上今年三個月
經銷商已經消化掉十幾萬輛的汽車庫存,因此可以看出今年汽車市場實際情況并不很壞。轎車出現暴漲性行情,當月銷量達8.32萬輛,比去年銷量最多的8月份還要多出1.28萬輛。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理事長蔣雷的預測,今年車市產銷增長率為12%,產銷量大概能達到560萬輛,其中轎車260萬輛。“我們基本認同這種發展速度,因為這與中國GDP的發展速度相一致。”而新華信市場研究咨詢公司的預測則更樂觀一點,“今年的市場增長可能在15%-17%之間。”
價格牌是必出的一招 雖然大家都認為下半年車市的景氣指數
比較高,但一種理性的預測認為國產乘用車還有降價空間,降幅大約在8%~10%,引領降價的應該主要是中高檔車系。
上海車展上各廠家主打的約20款新車將于今年投放市場,從中高檔市場的
北京現代NF、
日產風雅,
中級車市場的
奇瑞A21、華晨
駿捷,到經濟型的
比亞迪F3、
天津一汽C1等,覆蓋了幾乎所有細分市場。由于去年
北京車展以后,車市陡然轉彎,使得很多廠家的新車上市計劃開始推后,甚至推遲至今尚未上市,因此下半年無疑會有一個新車上市的高潮。而如此之多的新面孔涌入車市時,廠商們對價格脆弱的神經如何承受?推陳出新的過程中以及在和競爭對手的較量中,價格牌是必出的一招。因此車價還會一層接著一層地傳遞,一次一次往下壓。
根據饒達的預測今年國產
乘用車還將降價8%~10%.而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認為,短期內,影響車價最大的變數不在車展本身,而是即將亮相的幾款新車。他甚至認為,在高檔車領域,
奧迪受到的壓力比較大,相對于后來的新車,
奧迪的價格仍然偏高,如果高檔車市場有價格變化也會先從奧迪開始。
中高檔車還有降價空間
3月初
廣州本田雅閣引領了第一輪降價風,三天后
君威開始降價,隨后一周不到的時間里
蒙迪歐跟進降價。
而
上海車展后,中高檔車市是否還會繼續掀起第二輪降價風潮?在中低端市場拼命喊漲價的時候,中高檔轎車成為最受期待降價的類別。
近日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指出,今年國產乘用車還將降價8%~10%,其中國產中高檔車將成為這場激戰的主角。隨著
榮御、
皇冠、新
奧迪A6下線,年內下線的還有國產
奔馳、新
寶馬3系、新款
帕薩特等不下七八款車型。因此,在中高檔車市總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國產中高檔轎車市場為了瓜分市場采用的重要步驟就是降價。
在3月初
廣本執行副總經理曾慶洪宣布
雅閣降價的新聞發布會上,他的一句話耐人尋味:“考慮到今年中高檔車更加激烈的競爭態勢,廣本制定了雅閣10萬輛、
飛度系列11萬輛、新
奧德賽2萬輛的全年23萬輛的產銷計劃。不過,具體計劃會根據市場情況隨時調整。”去年雅閣全系列已經累計銷售達到10.5萬輛。今年降低了5000輛的計劃,曾慶洪稱是考慮到今年這一區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但具體計劃會根據市場情況調整。
而
上海車展期間,
寶馬集團全球CEO龐克在回答記者問“如何應對原材料漲價”時稱,會通過改善內部流程來消化壓力。他稱會在采購中增加工程師的數量,他們在研究能否做一些設計上的改變或是材料上的改變,有時候改變核心材料、稍微改變一下設計結構或者改變供應商的工作流程都會降低經濟成本。工程師會與供應商協商到底該如何節約成本。
根據饒達對3月份全國乘用車銷售數據的分析,轎車的銷售是破歷史紀錄的,但是20萬元以上的車型總量同比下降,而大幅度上升的都是15萬元以下的汽車,各個廠家市場份額變化也很激烈。自主品牌產品市場占有率有所上升,合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有所下降,出現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是低檔車暢銷后,用戶對低檔車品牌認知度較低而對價格卻十分敏感,具有價格優勢的民營企業產品受到青睞。另外一個因素是,石油大幅度漲價后用戶購買轎車更傾向于低價小
排量轎車。
今年年中,雅閣2.0L普通版要投產,而
上海大眾也會很快推出改版
帕薩特。而
馬自達6和
蒙迪歐很可能會針對競爭對手推出排量2.0L的配置更低的手動擋普通型,因此這一細分市場的價格戰將不可避免要打響。
經濟型轎車可能看漲 經濟型轎車漲價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承受原材料漲價之重,價位較低的經濟型轎車很難扛得住這個壓力。喊“經濟型轎車要漲價”最兇的就是
吉利的
李書福。他認為從去年開始,鋼材、汽車零部件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并且還在進一步上漲。中高檔轎車由于單價高、利潤空間大,完全有能力消化掉原材料漲價因素。而經濟型轎車的整車不漲價,企業就要虧本。
但也有消費者認為漲價是汽車企業老板的一廂情愿。因為車市的價格取決于基本的供求關系。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不可能轉移給消費者,中國的消費者在收入僅有美國等發達國家十分之一的基礎上為買同樣的車多付出近一倍的價格了。因此漲價將加劇消費者的持幣待購,汽車廠家在選擇漲價時機上要慎重。而李書福卻認為,“人家降價了,我虧本也還要賣?沒這個事。賠本我們不會干的,企業的生存意義就沒有了,這是市場經濟的要求,賠本就是對市場經濟不負責任,是不正當競爭,是傾銷。”
商用車已經集體漲價 雖然轎車市場降價聲不斷,但
商用車市場卻受困于原材料上漲幅度加大的影響,早已經于一個月前逆市漲價。
3月下旬,國內七家主流商用車企業齊聚合肥,召開了“2005年輕卡高峰論壇”。會上約定,自4月1日起,
江淮、
福田、東風、躍進、
一汽哈輕、
一汽紅塔、
金杯7家商用車企業集體調高輕卡產品的售價,漲幅約為2%-5%左右。據此推測,此前價格在5萬-7萬元的
福田奧鈴、6萬-8萬元的江淮帥鈴、8萬元上下的東風之星等品牌的價格將可能分別上漲1000元到4000元左右。
這與去年年初輕卡相繼降價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去年年初,福田奧鈴和
江鈴曾一北一南率先將旗下輕卡價格下調近萬元,引發輕卡市場震蕩,此后其他輕卡
廠商也不得不陸續跟進。而去年下半年也曾有輕卡廠商不堪成本上漲之痛叫嚷成立漲價聯盟,但最終在市場壓力下將上漲幅度由上千元逐步削減為500元,影響甚微。
業內人士認為,在面臨利潤空間被壓縮,上游漲價壓力無法消化的情況下,價格上漲2%-5%是走一條理性的價格回歸之路,是輕卡廠家在塑造品牌的同時,實現企業持續性發展道路的有效途徑。
相對于轎車企業來說,使用鋼材量大一些的卡車企業感受到的壓力更大。因此,漲價就成為不得不為之的舉措。其中一家與會的輕卡生產商告訴記者,原材料的漲價將意味著汽車企業的制造成本的增加,而能源的漲價也意味消費者的使用成本增加,這兩個方面都對汽車企業帶來了無形的經營壓力。由于大家在今年的輕卡市場上都遭遇成本壓力,因此共同參與建立了輕卡行業聯盟,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規范競爭,以共同抵御市場風險。抑制惡性競爭是該聯盟成立的主要意圖。
雖然廠家在集體漲價,但記者了解到有些輕卡廠商的地區
經銷商表示“不會提價”。一家江淮輕卡北方的經銷商告訴記者,雖然廠家要求提價,但考慮到市場壓力,不會提價。因為自己主要掙的是返點,不會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頭上。而福田奧鈴經銷商告訴記者,其
皮卡系列基本上揚了1000元左右,而輕卡大多保持原有價位,只有新上市的柴油車捷運價格上調了約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