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按鈕壞了算一個毛病,發動機壞了也算一個毛病,德國車壞的是電子設備,不會太影響駕駛,但日本車壞了的話就什么都沒了不明真相的人,很容易上日托的當。這里說的“質量”其實是個很狹隘的概念,不是整體性能綜合素質的“質量”,其實就是說的小毛病少而已。舉例子來說,蘋果手機的質量肯定不如90年代的大哥大。因為大哥大的功能簡單,所以出毛病死機的機會很少,而蘋果手機,如果裝了很多軟件,特別是那些越獄的,就不好說了。再舉個更極端的例子來說,算盤肯定比電腦的質量好多了。一個精心制作的算盤用幾十年都不會壞,電腦動不動就中病毒重裝系統等等。其實日本車(指的是雙田一產的,30萬以下的一般家用車)的準確定義就是:犧牲了汽車本身的駕駛性能,和安全性能,來換取更大空間、更高配置和更低銷售價格的次級消費品。說白了就是,性能比德國車差,價格比德國車低的,相對經濟實惠的,低檔貨。但是,工業品有一個規律就是,越簡單,越可靠,算盤比電腦可靠。日本車剪掉了很多功能,降低了很多性能要求,所以就沒有太多的小毛病。簡單的產品有更好的質量可靠性,這一點,被動機不良的日托,拼命的引用,并
無限(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的放大,吹捧成神圣的光環,來混淆事實真相,蒙蔽初次接觸汽車的人。日吹們整天抓住質量可靠性不放,殊不知,汽車的主要性能就是行駛和安全,不提這些主要的性能,就看小毛病多不多,就像無限吹捧算盤比電腦優秀,馬車比飛機可靠一樣。日吹就是喜歡玩弄這些詭辯,糊弄外行人,并把一些同樣低智
商(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的人拉進日吹的圈子。現在開汽車了,但是我還是非常懷念我當年的那輛飛鴿,故障率簡直為零啊。除了偶爾被扎破胎(天啊,這不算故障吧?)我一般也就是去修車鋪打打氣換換車剎皮加加黃油什么的。我承認鬼子的車子總體來看故障率是低一點。我所在的這個城市中低收入的,而且不太懂車的人很多買日系,維修費用比較低。反正他們也就是拿來做個代步工具,不用考慮太多其他。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