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汽車充電樁一般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快充模式,一種是普通充電模式。但是即便采用快充模式進行充電,到最后充電速度也會變慢,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因為現在的快速充電樁之所以能夠達到快速充電的模式,是通過增大電流來實現的。雖然通過增大電壓同樣可以達到快速充電的效果,但是高電壓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而采用大電流模式則相對安全。但大電流模式進行快速充電時間較長之后,同樣會導致動力電池過熱,容易引發起火事故。而這時候,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所搭載的BMS系統就開始介入。所謂BMS系統就是電池管理系統,一般當動力電池電量達到80%左右時,BMS系統開始干預,降低充電電流。而這時也會就導致充電速度放慢,所以也就出現了即便采用快速充電的方式,到最后充電速度也會變慢。從上述情況也可以看出,BMS系統介入降低充電速度是為了安全性考慮。而對于車主來說,充電速度降低之后會延長充電時間,從而影響用車的便捷性。而這時如果想要快速補充電量,可以采用換電模式。所以我國現為了緩解里程焦慮,充電和換電模式齊頭并行。不過由于換電站的建設成本較高,且動力電池規格不一,目前進展緩慢,主要還是以充電樁充電為主。不過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充電問題會得到有效的緩解,屆時里程焦慮將不會存在。不知大家是怎么認為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