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近期我國也啟動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示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企業先行先試,開展梯次利用重點領域示范。通過試點示范,發現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培育一批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標桿企業,探索形成技術經濟性強、資源環境友好的多
元(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化回收利用模式。例如中國鐵塔公司開展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試驗,目前已在12個省市建設了3000多個試驗基站,取得了較好效果。為促進新能源汽車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崔東樹認為,應加快完善回收體系,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監督作用,促進汽車生產企業全面落實生產者責任。同時,建立回收渠道,加強與電池生產、綜合利用等企業的合作,通過多種形式構建跨行業聯合共同體。要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政府主管部門進一步研究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激勵政策及措施,有效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問題的解決;建立溯源信息比對核查機制;并發布梯次利用產品認定及規范管理辦法,規范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市場;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或設立產業基金,探索動力蓄電池殘值交易等市場化模式。扎實做好試點工作。試點地區有關部門應加強統籌協調,開展廢舊動力蓄電池的集中回收和規范化綜合利用。加強技術攻關和標準體系建設。引導汽車生產企業、電池生產企業、綜合利用企業等深入合作,促進產學研用合作,加強動力蓄電池高效拆解、殘值評估、梯次利用以及有價金屬高效提取等共性技術和裝備研發。同時,加快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有關標準的研究和立項工作,引領行業加快技術升級。加大宣傳與引導。加強對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涉及的各相關主體的政策法規宣貫,促進企業責任意識的提升。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積極引導公眾參與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規范移交動力蓄電池。動力蓄電池回收任重道遠,作為動力蓄電池材料供應商也要加入到動力蓄電池的回收和再次利用,致力于環境的保護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