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技術的基本原理其實就是我們中學時期學過的電磁感應原理。功率通過磁場在線圈之間傳輸,通過發射線圈的交流電根據安培定律產生震蕩磁場,磁場通過接收線圈又在法拉第感應定律下產生交流電,進而達到充電的目的。早在2013年法蘭克福車展前夕,無線充電巨頭高通就宣布與Formular E 控股公司達成合作,將旗下的Halo無線充電技術應用于Formula E電動方程式賽車上。在之后的2015年,裝配有 Qualcomm?Halo?7.4kW無線充電系統的寶馬i8開始成為全新的官方安全車。然后率先將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在量產車型上的卻是奔馳——在2017款的S550e混動車型上提供了無線充電套裝選配。該系統的功率為3.6kW,以匹配S550混動車型8kWh的電池。在2018年,寶馬則將無線充電技術帶到了530e?iPerformance上。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市面上在售的提供無線充電技術的車型多為豪華品牌的HEV車型。究其主要原因是:無線充電相對其他充電方式充電功率不夠大、充電效率不夠高。而可以切實解決里程焦慮的無線充電道路,又因為成本問題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這些問題使無線充電技術仍停留在“奢飾品”層面。不論是無線充電道路還是無線充電的空間優勢都有需要更高的電動車保有量作為支撐。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