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電池不一樣。要知道發動機自動啟停技術對汽車是否有害,就要從它的原理說起。當車輛因堵車而停車時,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并換擋,車輛停止,然后自動啟停系統開始自檢。當它發現發動機空轉且未掛檔時,輪速傳感器的讀數為零,于是它繼續檢查車輛是否有足夠的動力進行下一次啟動。當滿足以上所有條件時,發動機將自動停止工作。如果過一會兒想走,松開剎車,踩油門,發動機會立刻重新點火。發動機啟停技術的想法早在20
世紀(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30年代就出現了,汽車的應用可以追溯到70年代。發動機啟停技術可以自行安裝,但不推薦。啟停問題的關鍵來自以下幾個方面:1。發動機停機時,機油泵停止工作,包括曲軸、凸輪軸在內的一些運動部件會失去一段時間的油壓,在隨后的慣性運動過程中會處于混合潤滑狀態。此時油膜厚度不足,確實存在長期磨損;2.每次發動機停止工作,雖然沒有尾氣,但催化轉化器的溫度無法維持,會經歷一段比前一年溫度低的時期,對下次點火不利;3.每一次啟停,附件系統等部件,以及飛輪轉速的降低和提高,基本上都要再經歷一次共振區間,NVH有一定問題;4.反復充放電會影響電池和電機的壽命,當機器停止時,如制動系統和轉向系統,必須能得到電氣支持。考慮到用戶的使用情況,還包括空調。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