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第一輛車”上市38.89 萬起,價格會不會定的太貴了?
華為的“第一輛車”上市38.89 萬起,價格是不是貴了?事實上,價格的高與低是相對而言的,而這種相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消費者身上,這就是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到底有多高,對于有錢之人而言,或許他們覺得這種價格并不高,但對于中低收入階層的人而言,那或許這樣的價格定位確實高了,不過或許別人的定位也本來就不是中低收入人群;再一個方面便是汽車本身擁有的技術價值與實力,俗話說:“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反映價值”,因此,從華為的“第一輛車”來看,它的技術價值是有的,但至于值不值定價,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看法了。
雖然這并非是華為真正意義自己造的車,但由于它與汽車廠商是高度合作的關系,以及該汽車搭載了華為HiCar、華為智能座艙等部件,百公里加速時間 僅僅需要4.68 秒,這需要就是它高價格的資本吧, 再加上華為的解決方案,這樣的價格還是對得起它搭載的技術的,此外,該車還有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可以提供“有電加電,無電加油”的靈活選擇。盡管并非是華為自己的車,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算是華為的“第一臺車”了。
除了以上提及的相關技術供應之外,或許最讓人驚訝的便是華為的快充技術,據悉,充電10分鐘,便可以整加續航197公里,在這樣的快充技術下,該車的技術價值可謂是滿滿的,因此,到底它的價值值不值這個價格,那就看自己如何看待。在這一輛車出發以后,華為還會繼續與其他車企品牌合作,但合作的品牌不會很多,今年第四季度打上“華為inside”標識的智能汽車將陸續推出?!?/p>
可以看出,盡管華為自己并未真正意義上的去造車,但它在某種程度已經涉足汽車領域,或許將來會扎根于其中,也讓我們期待它帶給我們更好的汽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