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加速電氣化目標,Trinity項目或為制勝關鍵
為進一步加速電氣化計劃,大眾 汽車 近日發布了全新的ACCELERATE(加速)戰略。
大眾乘用車品牌CEO Ralf Brandstatter做出承諾,到2030年,大眾在歐洲銷售的 汽車 中有70%以上將完全電動化,在美國和中國的市場銷量將有50%以上是純電動車型。
此外該大眾還將大力投資開發軟件和數字技術,包括自動駕駛系統。
歐洲是大眾最為重要的電動車市場,大眾此前曾計劃,到這個十年末,大眾品牌在歐洲銷量的35%將是純電動 汽車 。
但隨著ID.3在去年成功躍居歐洲銷量最高的純電動車,似乎給大眾電氣化的未來之路樹立了更為堅定的信心。
大眾現在認為是時候提高這一目標至兩倍,使其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最具吸引力的品牌”了。
Brandstatter表示:“ 汽車 行業變化很快。我們將在未來幾年從根本上改變大眾。我們將以一個明確的立場捍衛我們的市場領導地位——大眾將是可持續移動領域最具吸引力的品牌。”
每年至少一款純電新車
為實現更加激進的電動車銷量目標,大眾表示其每年將至少推出一款新的純電車型。
今年大眾準備上市的三款新車分別是:四驅性能SUV ID.4 GTX,將于上半年推出;轎跑SUV ID.5,將于下半年推出;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大型SUV ID.6,將于年底推出。
ID.Buzz的量產車型將于2022年推出,隨后是ID.Vizzion概念車的量產版“Aero B”旅行車。
同時,大眾也已證實,其超小型入門級電動車的上市要比原計劃要晚兩年,新車預計于2025年實現銷售,有望被命名為ID.1。
該車基于MEB Entry改裝平臺打造,售價為2萬歐元起步。
雖然大眾沒有解釋推遲新車的原因,但據說大眾一直在努力解決電池的化學問題,并在這款車上實現合理的利潤率。
核心燃油車將全部“插電”
與此同時,考慮到全球不同地區電動車的使用率可能會有所不同,內燃機 汽車 仍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其也屬于大眾加速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眾表示仍將繼續研發其核心車型的下一代版本,包括高爾夫、途觀、帕薩特、探岳和探歌等。
其所有未來燃油車型都將至少配備輕度混合動力系統,讓車輛盡可能的高效。而核心全球產品的下一代車型將提供可達100公里純電續航里程的插電混動系統。
不過Brandstatter也承認,有些明顯過時的車輛不太可能在現有生命周期完結后推出后續車型,如途安MPV以及行政轎車Arteon等。
重金投資軟件開發
大眾加速增長計劃的另一個關鍵部分是對軟件,互聯系統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進行大舉投資與承諾。
Brandstatter表示:“如果你認為單憑電動 汽車 我們就已經抵達未來,那你就錯了。關鍵是數字化。”
“ 汽車 現在是一個由軟件驅動的產品,就像互聯網設備一樣。 汽車 將變得更加智能和安全。電氣化僅是開始,未來幾年大眾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改變。”
大眾將在未來五年內于數字系統和自動駕駛技術領域投資150億歐元,希望能通過銷售充電服務和空中OTA的連接系統來開發新的商業模式。
Trinity將拓展自動駕駛技術
在全球主要 汽車 產業大國與主機廠都在積極參與布局的自動駕駛領域,大眾有著明確的發展目標,即是“到2030年,要使許多人都能體驗到自動駕駛”。
大眾認為,自動駕駛不應該成為少數人的特權,以其每年600萬輛的銷量基數,大眾品牌有能力擴大這種對研發有著極高要求的前沿技術,并在全球范圍推廣。
Trinity項目將是其發展目標的一個關鍵部分,該項目將在2026年以大眾全新旗艦電動轎車的身份問世。
它的到來將為市場先后提供兩種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并引入一種“激進的”新商業模式。
首先,其在2026年推出時將支持L2+級自動駕駛,到2030年將有望實現L4級自動駕駛,以便在某些道路上實現全自動駕駛。
根據大眾的介紹,該旗艦車在造型方面類似Arteon,采用沃爾夫斯堡先進的Trinity EV架構打造,該架構雖然使用了MEB 電動車平臺的元素,但配備了更新的動力系統和先進的軟件功能。
因此,除了能提供更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外,該車還有望在續航里程和充電速度方面“設定新標準”,大眾計劃讓其擁有與汽油車加油一樣快的充電速度。
其次,大眾還將以這款“軟件夢想之車”,引入一種全新商業模式,可大幅減少衍生車型的數量。
購車時,車輛配置將不再以所搭載硬件為區別,消費者對 汽車 的選擇僅需考慮電動車的電池容量、車身顏色以及輪圈造型這些因素,然后在智能手機上進行選擇。
購車后,所有車輛上的硬件功能都可以根據用戶自身需求直接在車輛上開啟或關閉,其他功能則可以通過無線軟件進行下載添加,“按需”激活。
Brandstatter表示,有了升級等功能意味著“Trinity將成為一臺時間機器”。
此外,大眾的自動駕駛系統還將受益于大眾新開發的神經 汽車 互聯網絡。
作為 汽車 的“神經網絡”,其將在聯網 汽車 中共享道路、交通和其他系統的實時數據。并將促使大眾集團創建一項有益于旗下各品牌消費者、覆蓋數百萬輛 汽車 且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系統。
Trinity項目的量產車將在大眾沃爾夫斯堡基地生產,大眾也將通過其“重塑今天人們所知道的生產方式”。
雖然尚未確定初始定價的細節,但Trinity項目是“面向主流市場大規模推出的新技術”,而Brandstatter也補充道:“有了Trinity,大眾 汽車 再次將未來帶入量產車。”
其實當下大部分的 汽車 制造商都已認可沒有電氣化就沒有未來的生存希望,而主流傳統車企為了不被市場拋棄,不被對手趕超,都在紛紛推進電氣化進程。
隨著最嚴歐7排放法規即將在2025年推出,如通用、捷豹、沃爾沃以及福特歐洲均已提出頗為激進的電氣化目標,大眾此時宣布加速電氣化毫不意外。
在所有主要 汽車 制造商中,大眾能否通過加速電氣化贏得這場競爭,甚至成為新數字化體驗、新商業模式以及自動駕駛技術普及的推動者,非常值得期待。 【 撰文 | 小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