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15年和20年分檔嗎
最低15年,你可以繼續往下交,沒有檔次之類。
如果你單獨終身享受養老保險,只需最低交15年,繼續往下交沒有年限。
如果你要終身享受養老+醫療,男的養老保險最低要交滿30年,同時最后10年中醫療保險要持續正常繳納狀態,女的是25年。
市場上的商業養老保險大致分為傳統型、分紅型、萬能型和投資連接型。
傳統型養老險的預定利率是確定的,一般在2.0%-2.4%,日后從什么時間開始領,領多少錢,都是投保時就可以明確選擇和預知的。
而分紅型養老險通常有保底的預定利率,這個利率比傳統養老險稍低,一般只有1.5%-2.0%。不過分紅險在預定利率之外,還有不確定的分紅利益可以獲得。
萬能型壽險是在扣除部分初始費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費進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部分也有保證收益,目前一般在2%-2.5%左右,有的也與銀行一年期定期利息掛鉤。
此外,還有不確定的額外收益。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萬能型養老險投入比較大,且不宜提前支取,否則將損失高額的手續費。
投資連結險是投資風險最高的一類,當然風險與收益同在,也是最有可能獲得較高收益的一類。
同時它也是一種長期投資的手段,但不設保底收益,保險公司只是收取賬戶管理費,盈虧由客戶全部自負。
養老保險
1、領取的養老金數額不一樣。差大約四分之一。
也就是繳納15年的領取1500元,繳納20年的就可以領取2000元。
2、交的社保年限不一樣,社保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最高可以繳到二十五年
3、繳費金額不一樣,多繳多得。交20年每個月領去的養老金多一些十五年的則少一點假設兩個人都是60歲退休,兩人都在同一個公司,公司和個人加起來每月繳納500元的社保,A交了15年,B交了20年。
上一年當地平均工資為5000,兩人的個人繳費指數都為1(即5000),那兩人退休后每月能領到多少錢的養老金。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1、基礎養老金=(退休地上年度平均工資+個人繳費指數工資)÷2*繳費年限*1%2、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存額÷計發月數(50歲計發月數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A社保交滿15年養老金的計算是:基礎養老金=(5000+5000)÷2*15*1%=750個人賬戶養老金=500*12*15÷139=647750+647=1294元所以A退休后能拿到1294元每月同理B交滿20年養老金計算是:基礎養老金=(5000+5000)÷2*20*1%=1000個人賬戶養老金=500*12*20÷139=8631000+863=1863元所以B退休后每月可以拿到1863元B退休金-A退休金=1863-1294=569元很明顯,B退休后每個月比A能多拿569元,一年的話就多拿569x12=6828元。國家也是鼓勵多繳納,退休后也就能夠多拿一些。所以社保交15年和20年區別很明顯了,按照自身情況,如果條件好些可以繼續繳納,畢竟這個是和自己老后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