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技術即為提供能量的電池,續航能力和充電速度則是電池技術發展到今天的瓶頸所在。經過多年發展,鋰電池的目前的類型有錳酸鋰、磷酸鐵鋰、鈦酸鋰、鈷酸鋰、三元材料等,因能量性能和稀有金屬成本的原因,錳酸鋰、鈦酸鋰和鈷酸鋰電池逐漸變為小眾選擇,而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則得到更廣泛的推廣應用。但是這兩者有什么區別呢?您的車是那種電池呢?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鋰電池這點兒事。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三元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全稱是“三元材料電池”,一般是指采用鎳鈷錳酸鋰(Li(NiCoMn)O2,NCM)或鎳鈷鋁酸鋰(NCA)三元正極材料的鋰電池,把鎳鹽、鈷鹽、錳鹽作為三種不同的成分比例進行不同的調整,所以稱之為“三元”,包含了許多不同比例類型的電池。從形狀上來區分,可分為軟包電池、圓柱電池和方形硬殼電池。其標稱電壓可達到3.6-3.8V,能量密度比較高,電壓平臺高,振實密度高,續航里程長,輸出功率較大,高溫穩定性差,但低溫性能優異,造價也比較高。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磷酸鐵鋰電池
磷酸鐵鋰電池則是采用磷酸鐵鋰(LiFePO4)作為正極材料,用鐵來做電池原料一來成本低廉,二不含重金屬,對環境污染較小,工作電壓為3.2V。磷酸鐵鋰晶體中的P-O鍵穩固,因此在零電壓存放時并不會有泄漏,高溫條件下或過充時安全性非常高,可快速充電,高放電功率,無記憶效應,循環壽命高,缺點為低溫性能差,正極材料振實密度小,能量密度較低,產品的成品率和一致性也飽受質疑。
這兩類電池各有所長
高溫條件下,三元鋰電池的三元材料會在200℃時發生分解,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釋放出氧原子,并在高溫作用下極易發生燃燒或爆炸的現象,因此基于安全的考慮,我國工信部在2016年1月,通過特殊發文規定將三元鋰電池的使用暫時限制在純電動客車之外。而磷酸鋰電池的分解溫度在800℃,更不容易著火,安全性相對較高。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低溫條件下(氣溫低于-10℃以下),磷酸鋰電池衰減得非常快,經過不到100次充放電循環,電池容量將下降到初始容量的20%,基本與寒冷地區的使用絕緣了;而三元鋰電池的低溫性能優異,在-30℃條件下可保持正常電池容量,更適應北方低溫地區的使用條件。
從制造成本上來看,三元鋰電池所必需的鈷元素在我國儲量較少,大部分靠海外進口,受到市場波動影響非常大,所以三元鋰電池的成本必然居高不下,而磷酸鐵鋰電池所需原材料無需進口,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成本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