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魯其實是一個比保時捷更寶馬的企業,和保時捷比,這個斯巴魯它更專注于全時四驅。
寶馬呢大家都知道的,前50后50,平衡配重操控好。斯巴魯恨不得它左邊和右邊也要搞成50:50的。斯巴魯在美國2018年上半年的銷量排名呢是第8,甚至把大眾、奔馳、寶馬這些品牌都踩在腳下面了。
斯巴魯它起點其實很高的,它的前身叫做富士重工,從一開始就是一家飛機制造企業。
來個對比,豐田最早是織布的,本田呢是造活塞環的。
這就好比斯巴魯出生的時候就是富貴人家的貴公子,100米的賽道還沒開始跑,人家起跑線上就領先人家50米了。
二戰的時候,日本航空三巨頭,富士重工它造軍用飛機的數量約等于另外兩家航空工業公司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的總和。
它本身的技術研發能力、生產能力在日本航空企業中首屈一指。
不過二戰不是被打趴下了,不是輸掉了嘛,那好了,拆拆拆,富士重工被分成了12家公司。
其中5家后來又合并了,變成現在的斯巴魯,實力還沒有原來的1/2大。
雖然它產品覆蓋范圍還是比較廣,航空、交通運輸、工業設備、汽車等等,但是和最早的富士重工比起來,也算是家道中落,泰坦尼克了。
現在還剩下點什么東西是厲害的,技術,三大件都是身懷絕技的。先來說發動機。跟最常見的直列發動機不一樣,斯巴魯它全系用的是水平對置發動機,普通直列發動機活塞,就是上下動的,就像我們在做深蹲運動一樣的。
但是這種水平對置發動機,它是直接把原來豎起來的活塞平著放,變成左右運動了。就有點像兩邊在出拳,左右兩邊缸體你一拳我一拳,那么有來有回的。這種水平對置發動機也被很多西方的愛好者稱為“Boxer Engine”就是拳擊引擎。
這種發動機最早也有很多廠家是用過的,比如說當年什么雪鐵龍2CV、寶馬BMW700、阿爾法羅密歐的阿爾法蘇德。
但是由于這個打造非常費時間,普通發動機只造一個缸體,水平發動機要造兩個,成本翻倍了。又因為這個水平對置發動機的活塞它是橫著躺著的,引力是向下的,引力作用它就讓機油非常難均衡潤滑,也更容易產生偏磨。這個引力往下流下面機油多,上面機油少,就導致水平對置發動機不僅設計難度高,耐用度還非常的低。看到這種情況,大部分廠家最后就無奈地放棄了。
在理想和現實的交叉口,只留下斯巴魯和保時捷在孤獨的前行。
但準確的來說保時捷也只能算是腳踏兩條船,它是只在跑車上用這個發動機的。Subaru是全系,真正意義上的獨行俠了。
獨行俠也不是天生的,它堅持用水平對置發動機主要還是因為對極致的追求。
1966年Subaru靠著自家的水平對置發動機,造出了日本歷史上第一臺前驅轎車。70年代日本車壇一窩蜂的都來搞小型車前驅化的風潮,就是斯巴魯給帶出來的。
就給斯巴魯有信心了,我搞出來東西都能引領潮流的,不好好搞搞,當老大了。
接著斯巴魯它為了貫徹自己這種極致操控的體驗路線,決定永遠的把發動機躺著放。它讓重心更低,穩定性更高,更有利于操控。多次贏得WRC好名次也體現發動機實力,底盤全系標配四驅,結構左右對稱。
最終斯巴魯成功了,斯巴魯的CVT是日系車鼻祖,實力雄厚